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739篇
  免费   21052篇
  国内免费   10952篇
耳鼻咽喉   2613篇
儿科学   6412篇
妇产科学   2210篇
基础医学   36535篇
口腔科学   6641篇
临床医学   17654篇
内科学   31194篇
皮肤病学   5005篇
神经病学   12141篇
特种医学   5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5篇
外科学   36195篇
综合类   33248篇
现状与发展   56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230篇
眼科学   4711篇
药学   14971篇
  37篇
中国医学   5666篇
肿瘤学   28969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2997篇
  2022年   3914篇
  2021年   7848篇
  2020年   7269篇
  2019年   7141篇
  2018年   7368篇
  2017年   7746篇
  2016年   8082篇
  2015年   8983篇
  2014年   13538篇
  2013年   15006篇
  2012年   12523篇
  2011年   14298篇
  2010年   12168篇
  2009年   11788篇
  2008年   12228篇
  2007年   12528篇
  2006年   11697篇
  2005年   10613篇
  2004年   9142篇
  2003年   7790篇
  2002年   6342篇
  2001年   5397篇
  2000年   4512篇
  1999年   3911篇
  1998年   3690篇
  1997年   3340篇
  1996年   3019篇
  1995年   2607篇
  1994年   2424篇
  1993年   1877篇
  1992年   1689篇
  1991年   1492篇
  1990年   1130篇
  1989年   1066篇
  1988年   999篇
  1987年   774篇
  1986年   706篇
  1985年   922篇
  1984年   799篇
  1983年   541篇
  1982年   608篇
  1981年   484篇
  1980年   420篇
  1979年   301篇
  1978年   223篇
  1977年   176篇
  1976年   134篇
  1975年   5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应用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对24例肺鳞癌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进行研究。结果在明:肺鳞癌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依据染色结果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基底膜呈连续线状),Ⅱ型(有缺损),Ⅲ型(缺如)。高分化鳞癌间质毛血管基底膜以Ⅰ型为主(9/13)、低分化者5例均为Ⅲ型。结果初步证明:肺鳞癌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存在不同程度缺损,其损伤程度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并认为肺鳞癌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缺损与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利用细胞集落形成测定细胞存活率的方法,检测了仓鼠细小病毒(PVH-1)对2株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收集感染后48h、72h、96h、144h的胃癌细胞,利用电镜观察胃癌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PVH-1能抑制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其敏感性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救心胶囊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损伤后内皮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以探讨该复方保护内皮细胞和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内皮细胞培养技术,建立LDL损伤模型,并以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无菌中药提取液和载药血清进行分组培养,并观察内皮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内皮细胞LDL损伤后,其SOD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中药处理后能有效抑制上述改变。[结论]救心胶囊能增强细胞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目的 建立小型猪胰腺移植动物模型 ,探索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方法  4 0只猪随机配对行胰腺移植 2 0次 ,将供胰所带的血管与受体髂血管吻合 ,所带小段十二指肠与空肠吻合 ,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术后测定受体的血淀粉酶、血糖 ,监测外周血免疫指标 ,彩色多普勒检测供胰血流及超声引导下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移植手术成功率为 90 % ,受体平均动脉压在吻合血管开放后有明显下降 ,与血流开放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输血有助于手术成功 ,受体术后平均存活 (12 6± 2 3)d。外周血免疫学监测指标早于供胰的组织病理改变 ,两者的改变均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结论 小型猪适用于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 ,加强术中循环功能的管理、及时输血有利于受体成活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供胰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与监测外周血免疫指标均适于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97.
Objective: To induce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 by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 (ASCs) harvested from transgenic mice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and assess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adipose tissues via attachment of ASCs to typeⅡcollagen scaffolds. Methods: Inguinal fat pads from GFP transgenic mice were digested by enzymes for isolation of ASCs (primary culture). After expansion to three passages of ASCs, the cells were incubated in an adipogenic medium for two weeks, and the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by ASCs in vitro was assess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Oil Red O staining. Then they were attached to collagen scaffolds and co-cultured for 12 hours, followed by hypodermic implantation to the dorsal skin of nude mice for 2 months. The newly-formed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HE staining. Results: The cultured primary stem cells were fibroblast-like and showed active proliferation. After being incubated in an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medium, the lipid droplets in the cytoplasm accumulated gradually and finally developed into mature adipocytes, which showed positive in Oil Red O staining. A 0. 5-cm3 new tissue clot was found under the dorsal skin of the nude mice and it was confirmed as mature adipose tissues by fluorescent observation and HE staining. Conclusions: ASCs can successfully differentiate adipose tissues into mature adipocytes, which exhibit an adipocyte-like morphology and express as intracytoplasmic lipid droplets. It is an efficient model of adipose tissues engineered with ASCs and type I collagen scaffolds.  相似文献   
998.
论模块化医院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巽明 《医疗卫生装备》2003,24(1):22-23,26
随着模块化技术的形成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国外在医院船的建造中模块化技术得到应用,并发挥了快捷经济的效果,船用医疗模块系统装备(医疗集装箱组)加载在集装箱运输船上,即组建模块化医院船,是战时征用民船转换为医院船的理想途径,具有极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治疗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贵州小香猪8只,每只背部脊柱两侧均有放创性全层皮肤缺损圆形创面(Ф3.67cm)各3个,共48个创面.将经处理的人羊膜(human amniotic mambrane, HAM)分别负载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和表皮细胞,移植到其左侧24个创面作为实验组(A组);以单纯无种植细胞的HAM敷盖其右侧前16个创面(B组);以单纯油纱布敷盖其右侧后8个创面(C组).B、C作为对照组.观察移植后1~3周内各组创面愈合、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等情况,并进行创面组织HE染色及vW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用图像分析法测算各组各时间点创面平均面积(cm2),并计算其愈合百分率. 结果 C组于伤后 22~23天愈合,B组于伤后19~21天愈合;A组于伤后15~17天愈合,较B、C组分别提前6~7天和5~6天,愈合质量好.移植15~17天,A组与B、C组创面平均残留面积及愈合面积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创面的新生上皮已完全覆盖整个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丰富,可见胶原沉积;B、C组创面仍见许多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少,胶原沉积不明显. 结论 HAM负载自体MSCs和表皮细胞植入对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有较好的促愈合作用,愈合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2组:同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均为C57BL/6小鼠;异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分别为BALB/C、C57BL/6小鼠。以pactin作内参照,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取移植心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IL-15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异基因移植组IL-15表达逐渐升高,第5天达高峰(与同基因移植组相比,P〈0.01)。结论 IL-15的表达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移植物的预后估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