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家栽天麻与野生天麻质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家栽天麻与野生天麻的质量。方法 根据多年积累的实验结果和调查数据分析研究。结果 家栽天麻与野生天麻生长的生态环境、营养条件、生长年限相同或较接近;采挖的野生天麻60%以上是抽苔开花营养被消耗的春麻;天麻苷含量家栽天麻高于野生天麻。结论 家栽天麻质量优于野生天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制备用于含量测定的巴利森苷B对照品。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获得巴利森苷B,并通过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纯度,最后在温度、光照等变化下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从天麻中分离制备了符合含量测定用要求的巴利森苷B对照品,HPLC检测质量分数>99.0%。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巴利森苷B可作为对照品,用于含有该成分的天然产物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优选天麻的炮制工艺及其标准饮片的均匀化工艺。[方法]分析影响炮制和均匀化工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分别以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及总多糖含量、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及出粉率为指标,综合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和均匀化工艺。[结果]最佳润切工艺为:浸泡54 h,闷润22 h,切片后于60℃烘干;最佳蒸切工艺为:浸泡3 h,蒸制3 h,切片后于40℃烘干;最佳均匀化工艺:单次粉碎时间为15 s,粉碎3次,投料量占粉碎机总体积的3/4。[结论]通过验证实验证明优选出的最佳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天麻饮片的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天麻粉对高脂饲料投喂大鼠的降血脂和减肥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和肥胖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HFD)组、HFD+天麻粉500 mg/kg和1000 mg/kg组共4组,治疗30 d。试验前后测量动物体重,试验后检测动物空腹血清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糖(Glu)水平,处死动物后测定体脂(睾丸及肾周围脂肪垫)重量并计算脂肪系数(体脂重量/终体重)。结果高脂饲料投喂30 d后,HFD组大鼠出现显著高血脂和高血糖,体重、体脂重量和脂肪系数较正常对照组分别增加(13.5±2.7)%、(86.8±9.1)%、(66.5±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D+天麻粉500 mg/kg组体脂重量下降(16.2±9.9)%,与HF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天麻粉1000 mg/kg组体重、体脂重量和脂肪系数均得到明显控制,较HFD组分别下降(10.3±5.6)%、(22.0±5.9)%、(15.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D+天麻粉500 mg/kg和1000 mg/kg组使大鼠血清CHO分别下降(12.6±5.4)%、(14.3±3.6)%,TG分别下降(8.4±4.2)%、(15.8±8.4)%,Glu分别下降(18.7±3.5)%、(23.0±7.5)%,与HF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高血脂和肥胖模型中,天麻粉500 mg/kg和1000 mg/kg具有降血脂和降血糖作用;天麻粉1000 mg/kg还具有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川芎天麻汤对小鼠镇痛和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川芎天麻汤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游泳实验观察川芎天麻汤对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结果]川芎天麻汤可显著减少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显著延长小鼠热痛阈值;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结论]川芎天麻汤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镇痛作用,可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03-2012-03收治的10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6·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VRS评分以及疼痛缓解持续时间等临床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电针、天麻多糖及电针结合天麻多糖对脑缺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每组8只。以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大鼠给予"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刺激,30min/次,每天1次,连续14d;天麻多糖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大鼠每天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连续14d。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PVN的BDNF和VEGF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缺血侧PVN的BDNF、VEGF阳性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缺血侧PVN的BDNF、VEGF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PVN的BDNF、VEGF阳性表达较电针组或天麻多糖组增加(P0.05)。结论: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疗法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脑缺血大鼠缺血侧PVN的BDNF、VEGF表达增加有关,且效果优于单用电针或天麻多糖。  相似文献   
108.
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  郑慧之  柏莉娟 《河南中医》2016,(9):1545-154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与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9.
天麻钩藤饮现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对其进行的研究也从药理、药效、质量控制等方面逐渐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1)在临床应用方面,运用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对天麻钩藤饮治疗疾病的疗效评价多单纯运用主观症状的改善来衡量,客观指标过少,影响了实验的可靠性和说服力。(2)在药理研究方面,天麻钩藤饮药理作用复杂,目前对其进行的研究以血清药理学方法为主,但试验指标相对滞后,重复性研究较多,突破性进展较少。此外,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忽略病与证的结合问题,故规范动物试验模型是试验成功的前提,同时应密切结合其病理变化寻找研究方向。(3)天麻钩藤饮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方面目前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由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能够阐明其药用功效、作用机制,是其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保障,故从整体入手研究天麻钩藤饮的药效物质基础将是其必不可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冬天麻和春天麻为不同季节采收的天麻,其价格差异很大,但质量差异不明确。为此,以天麻中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腺苷为指标,评价两者质量。方法:从不同产地收集了15份冬天麻和11份春天麻样品,采用HPLC-DAD法测定这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合性状鉴定和统计学分析,比较冬天麻和春天麻的质量,分析天麻中这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天麻不同商品规格和产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春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之和(0.766%,n=11)为冬天麻(0.628%,n=15)的1.22倍;春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腺苷的含量之和(0.787%,n=11)为冬天麻(0.653%,n=15)的1.21倍;但这两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川产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之和以及这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之和均高于陕西和云南。结论:建立的HPLC法可准确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腺苷的含量。以这3种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春天麻质量优于冬天麻,四川产天麻的质量优于陕西和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