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邹兴国 《中国药业》2009,18(23):57-57
目的改进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方法以配制500μg/mL的皮试液为例,第1步抽取药物剂量4倍的生理盐水将药物溶解;第2步抽取上液0.2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mL;第3步抽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mL;第4步抽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mL。结果方法的第2~4步与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相似,有利于临床的操作和统一。只需调整第1步生理盐水的抽取量即可配制质量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及其他质量浓度的皮试液。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操作简单,便于计算,还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配制流程和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42.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皮试致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儿,男,11个月,因发热4天,呕吐半天,于2008年6月23日入当地二甲医院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曲松钠、病毒唑治疗。8:30取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0445),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浓度为500μg/mL的皮试液,皮试后约20分钟,患儿突然出现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立即住院抢救。入院查体:浅昏迷,口唇发绀、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闻及大小水泡音,心率162次/分、心音有力,腹胀,脾肋下1.5cm,肠鸣音弱。入院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清理呼吸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3mg、地塞米松5mg、异丙嗪10mg,并静脉补充液体120mL扩充血容量,观察,病情未能控制,9:10静脉注射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80mg、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病情仍未能控制;10:30静脉滴注多巴胺(5mg/kg/min)升压,10:50患儿呼吸、心跳突然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43.
方晴霞  俞佳 《医药导报》2009,28(10):1356-1357
目的 考察头孢哌酮皮试液的稳定性. 方法 采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法,考察头孢哌酮皮试液的外观、pH值和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哌酮的含量. 结果 恒温加速实验25 ℃时预测有效期为3 d. 结论 头孢哌酮皮试液热稳定性差,室温保存不宜超过3 d.  相似文献   
4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毒性较低等特点,已逐渐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认同和使用.该类药品发展极快,随着临床用量的增加,其引起的过敏反应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5.
46.
47.
目的:预测头孢唑啉皮试液4℃,25℃的贮存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2.0nm处测定头孢唑啉的含量,用恒温加速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在4℃,25℃下,本品有效贮存期分别为5.9天和1.6天。结论:头孢唑啉皮试液在有效贮存期内性质基本稳定。可为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8.
头孢哌酮钠皮试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哌酮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近年来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也屡有报道,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重视。为安全起见,临床上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均采用现配现用,一方面给临床上带来不便,同时若遇上患者皮试阳性,而该瓶溶解稀释后的药物往往被浪费,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不能理解,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为了保证皮试液的质量,笔者于2007年3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头孢哌酮钠皮试液在室温下24h内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300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试验临床观察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被动免疫法,做为外伤预陟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近年来,我院注射室共接受破伤风抗毒素注射近300人,其中男性210例,女性90例,均为成年人,300例中皮试阴性注射后引起寻麻疹7例,占2.3%;应试阳性230例,占70%,对此,笔者就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试驻者进行了细心观察和原因分析,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0.
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调查及皮试液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9月,我所先后收治了5例管圆线虫病人,该组患者均于起病前在辽宁省盘锦市餐馆内食用过未熟的螺肉。为此,我所收集了当地人工饲养的褐云玛瑙螺,进行了带虫情况的调查。同时,制备了管圆线虫皮试液,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