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目的:应用AFLP技术对吴茱萸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产区吴茱萸的遗传特性差异。方法:试剂盒提取吴茱萸幼嫩叶片基因组DNA,构建AFLP实验体系并筛选引物,对来自全国5个省份的46份样品进行遗传背景的研究;用NT-SYS-pc 2.1软件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72对AFLP引物中优选6对用于吴茱萸遗传背景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相关系数为0.53时,浙江地区的吴茱萸石虎变种样品与其他地区样品分开;石虎变种遗传差异比吴茱萸更显著并呈现出较强的地缘相关性。结论:吴茱萸遗传背景差异明显,AFLP分析方法可有效鉴别不同品种的吴茱萸,并能检测到地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吴茱萸的化学成分种类多,药理作用广泛。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采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预防奥施康定所致恶心呕吐,减轻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不良反应。方法:将吴茱萸研成粉末状,以食醋调成糊状,穴位贴敷于神阙穴。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2.24%,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3.91%,经x2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吴茱萸粉末穴位贴敷神阙穴对预防奥施康定所致恶心呕吐有效。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吴茱萸挥发油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给药,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灌服1.35 ml/kg的吴茱萸挥发油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也不同,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6 h达到高峰;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吴茱萸挥发油可在给药8~72 h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吴茱萸挥发油不同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鼠单次灌服吴茱萸挥发油可造成小鼠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程度呈现有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85.
从中药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中分离出9个吲哚类生物碱和1个芳香胺,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果为:evodiamine(1),rutaecarpine(2),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3),goshuyuamide-I(4),evodiamide(5 ),hy挹minβ-carboline(7),1,2,3,4,-tetrahydro-1-oxo-β-carbolie(8),dehydroevodiamine(9)的N-methylanthranylamide(10),其中9是新的天然产物,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左金丸及其拆方对胃溃疡(GU)愈合的影响、机制及配伍依据。[方法]建立乙酸性GU大鼠模型,54只动物随机均分成模型组、黄连组、吴茱萸组、左金丸组,并设立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每组9只,观测各组大鼠溃疡指数(U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①黄连组、吴茱萸组、左金丸组U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依次降低(P〈0.01,〈0.05);②溃疡形成后模型组GU边缘EGFR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左金丸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金丸及其拆方均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显著性上调EGFR的表达可能是左金丸促进溃疡愈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五味子配伍对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两种有效成分肠吸收动力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从肠吸收角度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本质.方法: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考察维拉帕米和五味子提取物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肠吸收的影响,利用HPLC分别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量,计算两种生物碱的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五味子和吴茱萸配比为1∶1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Ka和Papp显著减少(P<0.05);五味子吴茱萸2∶1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Ka和Papp要比配比1∶1时显著减少(P<0.05).加入P-gp抑制药维拉帕米(VP)与正常组相比,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Ka和Papp未见显著差异.结论:五味子配伍可抑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寻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炮制因素。方法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指标,以加热和辅料为考察因素,选用2×2析因实验设计研究炮制对这3种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影响,用SAS软件辅助数据分析。结果加热处理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溶出无显著性影响;加甘草汁炮制后3种成分含量增高,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有极显著性差异,吴茱萸内酯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对吴茱萸碱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辅料甘草汁是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溶出的炮制因素,加热处理对所测定的3种成分溶出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为探讨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疗程为2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Two new dichromenes, dichromene C and dichromene D, were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Evodia lepta.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