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89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251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545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4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1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高血压小鼠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野生型C57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和TLR2阻断组,每组6只。AngⅡ组和TLR2阻断组采用皮下微量泵持续灌注AngⅡ7d建立高血压模型,小鼠尾动脉套法测血压。TLR2阻断组尾静脉注射TLR2中和抗体后,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小鼠心肌纤维化明显升高,心肌间质有大量胶原纤维,Ⅰ型胶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gⅡ组比较,TLR2阻断组小鼠心肌间质纤维化面积减少71.2%,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75.5%,转化生长因子β蛋白表达下降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参与AngⅡ所致高血压小鼠心脏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IL-17A促进小鼠肺成纤维细胞活化及趋化因子CXCL1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以雄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小鼠腹腔注射重组小鼠IL-17A后取小鼠肺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逆转录PCR法测定肺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的表达。分离培养正常小鼠原代肺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鉴定原代肺成纤维细胞。将分离的肺成纤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重组小鼠IL-17A共培养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采用实时逆转录PCR法测定细胞中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CXCL12的mRNA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和CXCL12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重组小鼠IL-17A处理后小鼠肺组织中α-SMA、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均P < 0.01)。与不同浓度的重组小鼠IL-17A共培养后,小鼠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Ⅰ型胶原蛋白和CXCL12的mRNA明显增加(均P < 0.01),其培养基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CXCL12的浓度也明显升高(均P < 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IL-17A能促进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加,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而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CXCL12可能参与了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太极扣(ERA)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肯氏Ⅰ、Ⅱ类牙列缺失伴牙周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对照组36例,采用卡环式义齿修复,修复后3、6、12、36个月临床复查,通过患者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及X线片观察其修复效果,并比较2组的临床成功率.结果:通过3、6、12、36个月的系统观察,随访,评价,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卡环式义齿修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雨虎属Ras同系物(arh)-Ⅰ基因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负向调节细胞生长和诱发程序性细胞死亡。arh-Ⅰ基因在卵巢、乳腺和胰腺等癌细胞中均有表达缺失,即arh-Ⅰ基因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arh-Ⅰ基因的定位与结构、作用途径和与肿瘤间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初步探讨进行免疫标记的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型胶原纤维。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ISEM)相结合,对暴露胶原纤维的形态以及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FEISEM观察,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型胶原纤维,可以结合抗Ⅰ型胶原单克隆抗体以及胶体金标记的相应二抗,胶体金标记颗粒分布均匀,可与暴露的胶原纤维上的抗原表位相结合,实现免疫定位。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和FEISEM相结合,可以直观观察胶原纤维立体网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准确的、可复制的、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6.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患者血栓形成和(或)病态妊娠、血中存在抗磷脂抗体为临床特征.β2糖蛋白Ⅰ是该病的主要自身抗原,它的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构想变化和氧化还原修饰等特性使得它在疾病发病机制中占重要作用.它与其自身抗体结合交联触发靶细胞外和胞内信号通路,引起血栓形成和病态妊娠.进一步明确β2糖蛋白Ⅰ与其抗体间相互作用、该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血液稳态失衡的具体机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针对抗磷脂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是否需要成骨细胞的协同.方法 体外培养MC3T3小鼠成骨细胞及NF-κB受体的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分别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rhIGF-Ⅰ)进行干预,Western印迹检测IGF-Ⅰ受体的活化情况.以0、10 ng/ml的rhIGF-Ⅰ直接干预破骨细胞或与成骨细胞在Transwell双层培养板中共培养的破骨细胞,MTT法测定破骨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破骨细胞凋亡率;实时PCR检测组织蛋白酶K基因的表达.将不同方式干预的破骨细胞接种在骨磨片上,光镜观察骨吸收陷窝的形成.结果 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表面均检测到可被IGF-Ⅰ激活的IGF-Ⅰ受体.仅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时rhIGF-Ⅰ能够促进破骨细胞活细胞的增殖(P<0.05);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P<0.05);上调组织蛋白酶K基因的表达(P<0.05);增加骨吸收陷窝的数量及面积.IGF-Ⅰ对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则作用不明显.结论 IGF-Ⅰ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需要成骨细胞的协同.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Ⅰ/PGⅡ)比值(PGR)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确定其在萎缩性胃炎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在我院消化科行胃镜检查符合入选研究标准的200例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35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65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定量测定空腹血清PGⅠ、PGⅡ,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分别为(78.55±15.42)μg/L和(130.51±55.23)μg/L,有显著差异(P<0.05)。PGR分别为4.09±2.15和8.95±5.18,显著差异(P<0.05);以PGⅠ≤70μg/L且PGR≤3.0为界值来计算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和93.3%。结论检测血清PG及PGR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如有异常,应进一步行胃镜检查以确诊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择期PCI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284例,根据病变分为单支病变组109例、双支病变组99例、多支病变组76例。分别检测患者PCI术前及术后7 d BNP、肌钙蛋白I(cTnI)和LVEF,同时分析PCI术前、术后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和多支病变组患者BNP和cTnI水平升高,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择期PCI术后BNP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择期PCI前后cTnI、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择期PCI可改善心肌缺血,降低BNP水平。BNP水平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基因转运载体中甲基化XbaⅠ位点在基因克隆中的效用。方法以pIRES2-EGFP为母本,PCR扩增获得携附加XhoⅠ位点和满足甲基化序列组成的XbaⅠ位点、同时缺失IRES和EGFP区段的载体骨架pΔSG,其PCR产物与携带对等酶切位点的EGFP PCR产物经酶切、连接后,构建重组质粒rpΔSG-EGFPV-Xho、rpΔSG-EGFPV-Xba。另将pΔSG和EGFP的PCR产物分别与pMD 18-T Simple 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sT-ΔSG和psT-EGFP,并亚克隆获得重组质粒rpΔSG-sT-EGFPV-Xho。以DsRed2基因置换rpΔSG-sT-EGFPV-Xho中的EGFP基因,获得重组质粒rpΔSG-sT-DsRed2V-Xho。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结果各重组质粒转染的细胞中明显可见EGFP或DsRed2的高效表达。结论 PCR产物中满足甲基化序列组成的XbaⅠ位点,在体外酶切与连接的克隆效果良好;该序列经体外重组并导入Dam+和/或Dcm+宿主菌中扩增时被重新甲基化而受保护,且对重组质粒在宿主细胞内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