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7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45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D1、D2、D3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5、0.8、1.0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150mg;S组给予舒芬太尼3μg/kg,D1、D2、D3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缓慢静注地佐辛5mg;S组于手术结束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5μg。记录术后6、12、24、48h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A有效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术后12~48hS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D1、D2、D3组,D1组明显高于D2、D3组,S组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多于D1、D2、D3组,D1组明显多于D2、D3组(P0.05)。S组恶心、呕吐、寒颤和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D1、D2、D3组(P0.05)。D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1、D2组(P0.05)。D1、D2、D3组镇痛满意度及总体评价满意率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比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术后镇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地佐辛0.8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150mg较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及地塞米松10mg;Ⅱ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Ⅲ组为空白对照组。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6、12、24、48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药物的追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Ⅰ组的VAS评分低于Ⅱ、Ⅲ组(P〈0.05),镇静效果优于Ⅲ组;Ⅱ组术后2、6h的VAS评分低于Ⅲ组(P〈0.05);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Ⅰ、Ⅱ组(P〈0.05);Ⅰ组镇痛药物的追加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地佐辛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对二氧化碳通气反应的影响。方法:选2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于腰硬联合麻醉前后及辅助静注地佐辛5mg后5min分别观测患者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记录地佐辛使用前后5min患者吸入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结果:在腰硬联合麻醉及地佐辛使用前后,患者的SpO2、R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无明显改变。潮气量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后无明显改变,但在地佐辛使用后5min明显下降(P〈0.01)。二氧化碳通气反应曲线的斜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地佐辛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的VT有一定影响,但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44.
地佐辛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罗睿 《医药导报》2011,12(12):1574-1575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采用地佐辛10 mg静脉入壶及山莨菪碱针剂10 mg静脉滴注;B组采用地佐辛5 mg静脉入壶及山莨菪碱针剂10 mg静脉滴注,用药后45 min进行疗效判断和不良反应比较。 结果A、B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0%,67.5%(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8.8%,97.5%(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少而且轻微。结论地佐辛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地佐辛10 mg较5 mg能更快地解除患者的肾绞痛。  相似文献   
45.
黄建华  鲁银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640-1641,1644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择期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及单纯丙泊酚组(C组)。麻醉诱导A组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 ml),后加用丙泊酚2 mg/kg;B组静脉滴注芬太尼1μg/k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 ml),后加用丙泊酚2 mg/kg;C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10 ml,后加用丙泊酚2 mg/kg。麻醉维持为微泵持续注入丙泊酚5 mg.kg-1.h-1,若有体动或皱眉等情况,另外单次静脉滴注丙泊酚0.5 mg/kg。记录各组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起效时间(开始注药至意识丧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从停药至呼之能睁眼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清醒后的5、10、20及30 min的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丙泊酚总用量,C组明显多于A、B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A组明显少于B、C组(P<0.05);A、B组清醒后的5、10及20min 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A组清醒后的30 min VAS评分低于B、C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明显提高宫腔镜下电切时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6.
赵帅  韩钧凌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555-1556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地佐辛联合麻醉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286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Ⅲ级,择期行治疗性ERCP的患者分成P组(丙泊酚麻醉组)和PD组(丙泊酚与地佐辛联合麻醉组),每组143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SPO2、丙泊酚的用量及手术持续时间、术毕患者苏醒时间、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如舌后坠、肢体扭动、呼吸抑制等.结果 P组术中MAP、HR变化与术前、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苏醒、离院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小于P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在治疗性ERCP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腹部或下肢手术ASAⅠ-Ⅱ级患者150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地佐辛5 mg组(D1)、地佐辛10 mg组(D2)、咪达唑仑组(M)、地佐辛+咪达唑仑组(DM),每组30例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平面固定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地佐辛5mg、10 mg、咪达唑仑0.05 mg/kg、地佐辛5 mg-咪达唑仑0.05 mg/kg静脉注射.记录麻醉前(T00)、处理前(T0)、处理后5 min (T1)、10 min (T2)、15min (T3)和30 min (T4)的MAP、HR和BIS值.结果:与C组比较,D1、D2组BIS值在给予地佐辛后均降低(P<0.05);DM组分别与D1、M组比较,BIS值更低(P<0.05);各组间MAP和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佐辛可降低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BIS值,咪唑达仑合用具有协同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地佐辛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手术时间均不超过两个小时,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min(T1)、气腹后即刻(T2)、气腹后30min(T3)、气腹后60min(T4)、气腹消除后5min(T5)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Ramsay镇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寒颤、呼吸抑制(呼吸频率低于8次/min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90%)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3、T4时点D组PETCO2低于F组(P<0.05),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F组明显高于D组。结论:地佐辛比较芬太尼更适合用于辅助硬膜外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消除人工气腹的不适,达到镇痛镇静完全及不良反应少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地佐辛组,40例1和对照组f芬太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术中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min潮气量、PETCO,(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拔管后1、2、4、8、16、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的心血管反应明显小于对NN(P〈0.05),实验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清醒及拔管时间、拔管后5rain的潮气量及PETCO.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能平稳、有效、安全地维持较长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对宫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宫腔镜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B组患者地佐辛0.1mg/kg+丙泊酚2 mg/kg,P组丙泊酚2mg/kg+生理盐水1 ml.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扩宫颈时、停药后10 min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麻醉效果、眩晕发生率和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5 min的DBP、SBP均低于麻醉前(P<0.05),停药后10 min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丙泊酚总用量显著低于P组[(158.8±12.7)mg vs(210.0±22.3)mg](P< 0.05),术中麻醉效果优于P组(P<0.05),术毕30 min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P组[(2.7±1.4)vs(6.4±2.1)](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效果可靠,苏醒迅速,术后镇痛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宫腔镜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