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麻醉性镇痛药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疼痛是癌症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普遍性问题,合理应用麻醉性镇痛药,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抵御癌症、恢复治疗的信心。但由于其潜在的成瘾性,容易被滥用,若应用不当易对患者的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所以,麻醉性镇痛药生产、购买、保管和应用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约束。为更好地评估北京军区总医院对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2.
我院麻醉药品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乐萍 《中国药业》2002,11(4):60-61
对本院2000年麻醉药品处方4078张进行统计,用DDD和DUI为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本院常用麻醉药品5种,使用率依次为哌替啶52.4%、吗啡针14.3%、吗啡片8.85%、可待因片2.53%、芬太尼21.92%;使用最多的科室为麻醉科52.4%,其次为门诊38.4%,内科为3.1%。用药病人年龄分布很广(7-86岁),其中20-60岁范围内各种麻醉品使用均较多;用药病人性别差异明显(男58%、女42%);哌替啶、可待因、吗啡片、吗啡针的DUI<1,唯有芬太尼的DUI>1,为1.76。调查结果显示本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3.
2005~2006年住院药房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并计算住院药房2005~2006年两年里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用药频率、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首位,仍为抗感染药物首选.被统计的20种药物中15种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比例为75%.结论 住院药房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54.
55.
Book Review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用药频率( DDDs )、药物利用指数( DUI )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在1.03%~18.03%、13.4%~31.15%、4.97%~31.83%,DDDs前3位分别是头孢米诺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头孢呋辛钠,58.62%的抗生素品种DUI≤1。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波动范围较大,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2014年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肿瘤中心麻醉药品处方10 757张,对麻醉药品的用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共应用9种麻醉药品,使用麻醉药品的癌痛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41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是癌痛患者的主要人群。销售金额居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芬太尼透皮贴剂(8.4 mg)。DDDs居首位的是磷酸可待因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次之。除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8.4 mg),其他麻醉药品的DUI均1。在所有病种中肺癌的麻醉药品DDDs最高为22 531.16。口服/经皮剂型麻醉药品的DDDs为48 800.50,占总DDDs的97.46%。结论随着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符合"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58.
It is estimated that approximately one third of first-time driving-under-the-influence (DUI) offenders are at risk for committing a subsequent offense. To reduce the risk of recidivism, most states require mandatory screening and counseling of convicted DUI offenders. Unfortunately, the majority of offenders are not receptive to either screening or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reduce their level of risk.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us of control and receptivity to risk statu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both the Rotter 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 (I-E) and the Drinking Related 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 (DRIE) were administered to a group of convicted first DUI offend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ffenders manifesting a more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were more receptive to risk information compared to their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counterparts. Important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9.
张智华 《中国药业》2010,19(7):52-54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12月的门诊麻醉处方1492张并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共使用麻醉药品5种,其中处方数最多但总用药量最少的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总用药量最高的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体内结石引起的内脏绞痛,其次是硫酸吗啡控释片,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再次是磷酸可待因片,主要用于镇咳;处方数最少的是盐酸吗啡注射液,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脏绞痛。药物利用指数(DUI)除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盐酸吗啡注射液大于1.0外,其余3种均不大于1.0。结论该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不够合理,有待完善;应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减少对肿瘤患者哌替啶的使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麻醉药品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6~2008年使用麻醉药品的品种、用法、用量、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情况。结果DDDs列前5位的药品有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其中盐酸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和盐酸哌替啶片的DUI〈1,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DUI〉1。结论临床医师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用药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