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酸制延胡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酸制延胡索对延胡索乙素含量及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煎出量,热板法测量小白鼠给药前、后痛阈值。结果:延胡索经不同酸处理对延胡索乙素煎出量有一定影响;延胡索及不同酸制品对热板致痛小白鼠有镇痛作用。结论:延胡索各酸制品中乙酸制品效果差,苹果酸、盐酸制品与醋制品相比不具特色,柠檬酸、酒石酸制品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延胡索饮片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批次延胡索饮片的质量。方法:选择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以40 mmol.L-1乙酸钠-60 mmol.L-1乙酸铵-无水甲醇缓冲液(pH 6.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5 kV,检测波长270 nm,以延胡索乙素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7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NA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批次延胡索饮片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延胡索饮片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生物碱中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岩黄连总生物碱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HepG 2.2.15细胞株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学成分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试验。结果 从岩黄连总生物碱中分离鉴定了16个生物碱,分别为二氢血根碱(1)、d-紫堇碱(2)、旋卡文定碱(3)、stylopine(4)、6-丙酮基-5, 6-二氢血根碱(5)、二氢白屈菜红碱(6)、四氢巴马汀(7)、adlumidine(8)、(?)-salutaridine(9)、巴马汀(10)、原阿片碱(11)、小檗碱(12)、coptisine(13)、thalifaurine(14)、dehydroapocavidine(15)和木兰花碱(16)。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568111316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8活性一般,化合物11、16活性较弱,化合物6对HBV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9次之。结论 化合物14689131416均为首次从该药用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0的质量分数较高,是该植物的主要成分,化合物6对HBV抑制活性较强,可能是该植物主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4.
易思荣  韩凤  黄娅  李娟  全健  曹厚强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1):2257-2259
目的 从分子水平鉴别濒危药用植物毛黄堇和石生黄堇的差异。方法 分别从毛黄堇和石生黄堇的叶片中提取DNA,以核基因组通用引物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对PCR产物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序。结果 获得ITS及5.8 S rDNA完全序列,分别为毛黄堇561 bp、石生黄堇552 bp;二者的ITS序列差异呈显著性,其中ITS1差异性达16.28%,ITS2差异性达21.21%。结论 ITS序列可有效地鉴别毛黄堇和石生黄堇,并可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醋制延胡索提取液中延胡索乙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转移率、百分含量和浸膏收率为指标,采用石硫法、水提醇沉法、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综合评价延胡索提取液的纯化工艺参数。结果采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优于其他3种方法,延胡索乙素的转移率>70%、浸膏收率<2.5%,浸膏中延胡索乙素含量达1.2%,是原药材中含量的30倍。结论 4种纯化方法中,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醋制延胡索70%醇提液的纯化效果最好,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6.
金铃子散及单味药镇痛抗炎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铃子散及各单味药对小鼠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金铃子散及各单味药的镇痛作用;制作由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小鼠金铃子散及各单味药的抗炎作用。结果:热板法显示各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金铃子散组作用较为明显,醋延胡索组强于炒川楝子组。结论:金铃子散效果优于单方;单方药物中醋延胡索的镇痛抗炎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酚伪麻美芬片Ⅱ/氨麻苯关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用6%高氯酸沉淀蛋白。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mol·L^-1。甲酸铵溶液(含甲酸0.2%)-甲醇-乙腈(91:4.5:4.5),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45nm。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1~20μg·mL^-1(r=0.9996),最低定量浓度为0.1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9.8%~101.5%,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延胡索乙素和原阿片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延胡索乙素和原阿片碱的条件。方法采用TBE300A型高速逆流色谱仪,以分配系数和分相时间为依据设计一组溶剂体系,初步确定适宜的溶剂体系;根据高速逆流色谱出峰数目及分离度确定较佳的溶剂体系和工作条件,并测定所收集峰的各组分的纯度。结果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22∶25∶23∶17)为溶剂体系,流速为2.0 mL/min,仪器转速800 r/min,温度25℃,从延胡索总碱中可一步纯化得到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得率分别为16.9%和14.7%,纯度分别为99.3%和98.8%。结论该溶剂体系分离结果可靠,可作为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39.
Deciphering the metabolites of multiple components in herbal medicine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revealing pharmacodynamic ingredients. However, most chemical components of herbal medicine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low content whose in vivo metabolites are close to trace amount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an efficient strategy was proposed: herb-derived metabolites were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bolic reaction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Corydalis Rhizoma and chemical structure screening tables for metabolites were conducted. The fragmentation patterns were summarized from representative standards combining with specific cleavage behaviors to deduce structures of metabolites. Ion abund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pound identification, and high ion abundance can improv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The types of metabolites in different biological samples were very similar, but their ion abundance might be different. Therefore, for trace metabolites in biological samples, we used the following two methods to process: metabolites of high dose herbal extract were analyzed to characterize those of clinical dose herbal extracts in the same biological samples; cross-mapping of different biological samples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trace metabolite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a metabolite has different ion abundance in different biological samples. Compared with not using this strategy, 44 more metabolites of clinical dose herbal extract were detected. This study improved the depth, breadth, and accuracy of current methods for herb-derived metabolites characterization.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初步探讨岩黄连总碱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肺癌A549细胞株在体外条件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岩黄连总碱。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05,0.01,0.005 g·L-1)岩黄连总碱分别作用24,48,72 h后,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岩黄连总碱处理A549细胞48 h的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岩黄连总碱不同药物浓度诱导凋亡的情况。RT-PCR法检测岩黄连及顺铂对A549细胞中Caspase-3,Survivin mRNA的表达影响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提示岩黄连总碱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剂量关系。MTT及Hoechst染色显示岩黄连总碱组较阴性组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岩黄连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率升高。RT-PCR结果提示岩黄连组较阴性组上调了Caspase-3 mRNA的表达,下调了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论:岩黄连总碱具有一定的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并呈时间-剂量关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