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8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注射用硝普钠输液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选择温度、溶媒、溶媒用量、时间4个影响因素,采用L16(43×26)因素水平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样品溶液中的硝普钠含量进行了测定,用GWF-5J型微粒分析仪对各样品溶液中的微粒含量进行了测定,用pHS-2C型精密酸度计对各样品溶液中的pH进行了测定,并结合综合评分对注射用硝普钠输液的最佳配伍方案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最佳配伍方案为硝普钠5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避光下,在26 h内输液质量稳定。结论:该输液配伍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避光输液器在临床输注过程中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安全性问题。方法通过对硝普钠、氟罗沙星以及盐酸阿扎司琼3种光敏性药物用避光输液器进行模拟临床输液试验,对流经输液器前后的药液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增塑剂TOTM以及避光着色剂在输液过程中的迁移进行检测。结果药物溶液在光照条件下经过避光输液器前后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变化。增塑剂TOTM与避光着色剂在输液过程中有微量溶出。结论避光输液器与试验药物相容性良好,输液管路中的TOTM与避光着色剂有微量溶出,应用一次性避光式输液器输注光敏感型药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3.
目的考察注射用庆大霉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给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注射用庆大霉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在室温(25℃)条件下配伍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庆大霉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常温下8h内,配伍液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紫外吸收曲线、最大波长几乎无变化,含量变化〈5%,可以配伍使用。4h后pH值随时间推移略有降低。结论临床注射用庆大霉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宜放置过久,最好应在4h内用完。  相似文献   
24.
呼吸系统药物相互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呼吸系统药物使用说明书、参考书等资料,归纳呼吸系统常用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j结果及结论: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5.
赵欣  杨毅恒 《中国药房》2008,(36):2878-2880
目的:促进临床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使用。方法:随机抽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6年7月10日~2006年7月15日的门诊处方,按照处方中含丹参、甘草、大黄等成分的中药分别与西药进行配伍分析。结果:共审查24000张处方,其中有3213例患者有中西药配伍使用情况,共计6830张处方;有128例与含丹参成分中成药不合理配伍,118例与含甘草成分中药不合理配伍,16例与含大黄成分中药不合理配伍。结论:在处方中有中西药配伍时,应考虑二者理化性质及药性,做到合理配伍。  相似文献   
26.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2h内外观、pH值和含量无明显变化,但4h时西咪替丁在2种配伍液中的含量均有升高,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pH值略微上升。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但宜在2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多索茶碱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多索茶碱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除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6h时多索茶碱的含量降低外,其外观、pH值、含量和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多索茶碱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但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宜4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以及方剂配伍中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方剂配伍规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重点提出了几点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室温6小时内注射用赖氨匹林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三种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阿司匹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水杨酸),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上述三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水杨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赖氨匹林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0.
杨继章  刘瑞琴  杨树民  昝淑红 《中国药房》2006,17(14):1101-1103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和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对配伍液中沉淀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1h内配伍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用红外光谱分析沉淀为一新物质。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