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98篇
  免费   3487篇
  国内免费   833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938篇
妇产科学   573篇
基础医学   2876篇
口腔科学   871篇
临床医学   6365篇
内科学   5330篇
皮肤病学   701篇
神经病学   3242篇
特种医学   961篇
外科学   3632篇
综合类   1219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076篇
眼科学   361篇
药学   9265篇
  160篇
中国医学   5028篇
肿瘤学   2443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915篇
  2022年   1799篇
  2021年   2522篇
  2020年   2392篇
  2019年   2012篇
  2018年   1869篇
  2017年   2060篇
  2016年   2409篇
  2015年   2379篇
  2014年   6237篇
  2013年   5482篇
  2012年   5058篇
  2011年   4726篇
  2010年   3469篇
  2009年   2469篇
  2008年   2228篇
  2007年   2020篇
  2006年   1633篇
  2005年   1203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586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196篇
  1984年   289篇
  1983年   231篇
  1982年   254篇
  1981年   198篇
  1980年   162篇
  1979年   155篇
  1978年   107篇
  1977年   75篇
  1976年   82篇
  1975年   7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林巧  熊亮  刘昭华  周勤梅  彭成 《世界中医药》2020,15(9):1247-1252
益母草制剂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显著。其中,益母草注射剂、益母草颗粒、益母草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益母草剂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认可。本论文结合项目组对益母草制剂的二次开发研究思路,对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益母草制剂的制剂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益母草制剂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8-180+18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进行ICU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5 d护理后比较患者依从性情况、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对不良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按时用药依从及饮食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压疮、泌尿感染、以及发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了不良情绪以及不良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患者整体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5.
《Vaccine》2016,34(45):5436-5441
Influenza is a viral infection that affects much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each year. Vaccination remains the most effective tool for preventing the disease.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LAIV) has been used since the 1950s to protect humans against seasonal influenza. LAIVs developed by the Institute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IEM), Saint Petersburg, Russia,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Russia since 1987.In 2006,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nounced a Global action plan for influenza vaccines (GAP). WHO, recognizing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LAIV over the 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 in a pandemic situation, included LAIV in the GAP.BioDiem Ltd., a vaccine development company based in Melbourne, Australia which held the rights for the Russian LAIV, licensed this technology to WHO in 2009. WHO was permitted to grant sub-licenses to vaccine manufacturers in newly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use the Russian LAIV for the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use and sale of pandemic and seasonal LAIVs. To date, WHO has granted sub-licenses to vaccine manufacturers in China (Changchun BCHT Biotechnology Co., Ltd.), India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 Pvt. Ltd.) and Thailand (Government Pharmaceutical Organization). In parallel, in 2009, IEM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WHO, under which IEM committed to supply pandemic and seasonal candidate vaccine viruses to the sub-licensee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gress made by collaborators from China, India, Russia and Thailand in developing preventive measures, including LAIV against pandemic influenza.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观察。方法回顾分析76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儿中,54例患儿治愈,16例患儿好转,6例患儿转科治疗。治疗前患儿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的检出率和球蛋白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73.7%和92.1%,显著高于治疗后的外观混浊的检出率7.9%和球蛋白阳性的检出率5.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诊的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及早地诊断、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7.
48.
4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95-9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对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8月收治的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药学知识制定导管接触性溶栓及抗凝用药方案,对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 结果 溶栓治疗期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小板未见明显下降趋势;8例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轻微牙龈出血后自行止血,1例出现血尿,停止溶栓治疗后改为口服抗凝药,血尿现象消失。患者预后改善明显,血栓完全溶解,静脉恢复畅通,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结论 临床药师在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监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