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羚羊角胶囊作为辅助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临床自身对照研究,观察羚羊角胶囊辅助治疗对成人部分性癫痫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添加治疗前3个月月均发作频率为基线,对89例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分为非难治性部分性癫痫54例和难治性部分性癫痫35例,将每例最后6个月月均癫痫发作频率与基线比较,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53.9%,非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有效率(78.8%)、控制率(21.2%)较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有效率(18.9%)、控制率(0)增高,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均未作特殊处理。结论:羚羊角胶囊辅助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优选鹿茸岭南特色饮片(极薄片)新型常温干燥法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干燥成品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检测波长567 nm。以性状外观、醇溶性浸出物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及物料密度对鹿茸极薄片干燥工艺的影响,并与米藏干燥法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新型常温干燥工艺为35℃干燥4 h,物料密度9 g。该工艺与传统干燥工艺相比更简便、能耗更低、干燥速率更高,醇溶性浸出物和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9.50%,1.16%。结论:新型常温干燥法高效节能、便利可行,可作为鹿茸极薄片较为理想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73.
精神分裂症伴有脑萎缩和脑室扩大屡见报道,但对精神分裂症侧脑室体部与额角之间的关系缺少进一步探讨。我们利用CT测量了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侧脑室的大小即(A+B,D/A,F/E,G/E,G/A)与同年龄组的正常人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加,脑髓质逐渐萎缩,侧脑室逐渐扩大系生理性改变。(2)精神分裂症有着不同程度的侧脑室扩大,其中老年组以额角扩大为主,侧脑室体部无明显差异,而年青组脑室额角及体部均明显扩大,前者改变明显大于后者,充分提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额叶的脑髓质萎缩为主,即侧脑室额角代偿性扩大。因而应用侧脑室额角的大小推测侧脑室大小是较为可靠的指标,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4.
羚羊角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羚羊角属于名贵中药材,应用范围广,临床疗效卓著,在小儿高热等危重病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羚羊角及其相关制剂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癫痫、抗炎、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血栓、改变血管通透性、抗高血压、镇咳祛痰、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总结,旨在为深化羚羊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龚伟  李峰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2):2326-2329
目的: 考察8种不同规格鹿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并对8种不同规格鹿茸进行等级划分。 方法: 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8组不同规格鹿茸组。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给予8种不同规格鹿茸,给药12周后,观察不同规格鹿茸对大鼠骨密度、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以不同组大鼠的骨密度,血清中ALP,BMP-2,BGP含量为影响因素,对8种不同规格鹿茸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给药12周后,不同规格鹿茸均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中ALP,BMP-2,BGP含量,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且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商品鹿茸药材质量划分相似。 结论: 不同规格鹿茸对去卵巢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均有拮抗作用,且作用强弱与商品药材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76.
We report an interesting case of a large, rapidly developing cutaneous horn in the temple area of an 86-year-old man who was admitted to a hospital in London. The lesion had been caused by 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 highlight the histor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condition and draw attention to the malignant potential of such lesions.  相似文献   
77.
羚羊角及其混伪品GC鉴别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羚羊角及其混伪品中脂类化学成分的不同来鉴别羚羊角。方法溶剂法提取脂类成分,经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鉴定,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5种牛科动物角中共得到47个色谱峰,其中3个为相对百分含量大于5%的共有峰,且羚羊角的3个共有峰之比有一定规律;采用系统聚类法可将5种角分为羚羊角与其他角2类。结论可利用气相色谱共有峰之比鉴别羚羊角。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优选微波炮制阿胶、龟甲胶、鹿角胶胶珠的工艺参数,规范胶类药材制珠工艺,提高并稳定胶珠质量。方法 用多项指标评价胶珠质量,采用L4(23)正交优选法对炮制胶珠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结果 获得了阿胶、龟甲胶、鹿角胶优化的炮制胶珠工艺参数。结论 不同种类的胶材或不同批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同类胶材都有其最适的工艺参数,可用正交试验优选法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79.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acute stress on learning and memory depend on numerous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stressor, the time the stressor is experienced, and the nature of the stimuli or task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rodent literature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acute extrinsic stress on spatial and recognition memory.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a number of behavioural tasks suggests acute stress disrupts the retrieval of spatial and recognition memory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stress is experienced before or after learning. Few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discern whether these effects are due to specific failures in consolidation or retrieval of task relevant information. Recent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diverse mechanisms related to activation of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and alterations in glutamatergic synaptic plasticity mediate the effects of acute stress on spatial and recognition memory.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ly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ural mechanisms mediating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may stimulate the search for novel therapeutics to treat stress-related psychiatric disorders.  相似文献   
80.
目的:阐明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方法:溶剂法提取脂类成分,经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羚羊角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类成分,占总脂的85.1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17.92%。结论:羚羊角中主要脂肪酸类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占8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