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7篇
临床医学   251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95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3520篇
药学   323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urpos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combined 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and glaucoma surgery with anterior chamber maintainer (ACM) alone versus that with intraoperative viscoelastics. Methods: Hospital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and trabeculectomy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ithout Mitomycin-C from 2014 to 2016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hospital operation theater database for this retrospective, hospital-based comparative study. All MSICS surgeries were performed by a single surgeon under peribulbar block. Data retrieved from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with viscoelastic (group 2) or under AC maintainer without viscoelastic (group 1) included preoperative visual acuity, preoperative tre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number of anti-glaucoma medications before surgery, total surgical time,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IOP at one week and one month, need for additional procedures, and corneal clarity. Differences in surgical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urse in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f 268 manual combined cataract and glaucoma surgeries done from 2014–2016, we identified 147 eyes of 130 age-matched patients, which included 51 PACG, 50 POAG, 12 NTG, and 24 PXG eyes with a mean age of 66 ±11.2 years and 64± 10.8 years in group 2 (n=74) and group 1 (n=73), respectively; p=0.9. The surgical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1 (16±4.8 minutes compared to 44±14.6 minutes for group 2; p<0.001) with transient edema seen <1 week after surgery in 24 eyes of group 2 and seven eyes of group 1; p=0.02. The postoperative IOP at all postoperative visits dropped to >50% in both groups with 11 eyes (PXG n=6, PACG n=5) requiring medications for rise in intraocular pressure at a median time of 1.2 months (r=0.2–3 months). The final visual acuity improved >4 snellen lines in all cases with two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amage having 1 line improvement in Snellen acuity at final follow-up. Conclusion: The ACM can help completely avoid the use of viscoelastic during surgery, which can be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MSICS with trabeculectomy in low resource stings. Training for such procedure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92.
朱本虎  邱海雁  杨文忠  方亦军 《国际眼科》2017,10(11):2077-2080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2.8mm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改变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4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采用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100例100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切口位置分为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 55眼)、B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45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1、3mo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采用波前像差分析仪测定角膜波前像差,记录角膜6mm范围内高阶像差的变化。

结果:术后1d,1wk,1、3mo,两组患者BCVA(LogMAR值)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d、1wk、1mo时BCVA(LogMAR值)均低于B组(P<0.05); 术后1wk,1、3mo两组患者SIA均降低(P<0.05),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IA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d两组患者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均上升,术后1wk,1、3mo逐渐降低,A组术后1d、1wk时SRI、SAI均低于B组(P<0.05); 术后3mo,A组角膜表面总高阶像差(tot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tHOAs)、四阶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A)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采用2.8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减轻手术对角膜形态的影响,降低角膜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对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白内障患者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对45例患者实施治疗,B超检查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改变情况,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的时间的治疗以后,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眼部的眼动脉收缩期的平均血流速度、眼动脉舒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的平均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提高,其中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其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存在供血不足的问题,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的治疗方法来扩张眼部血管、增加眼部血流量,对于改善TNT白内障患者眼部的血流动力、促进其视力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对比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POAG患者36例(36眼)。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POAG患者12例(12眼)为观察组,行内路小梁切开术的POAG患者24例(24眼)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1、2、3、5天、1周、1个月时眼压、视力、并发症和使用降眼压药的种类。主要指标 眼压、视力、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种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最高眼压分别为(34.08±8.21)mmHg和(37.75±8.61)mmHg(P=0.46),观察组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75±11.89)mmHg、(21.23±8.72)mmHg、(15.00±2.22) mmHg,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6.08±5.63)mm Hg、(22.08±11.48)mmHg、(16.05±5.25)mmHg,两组术后眼压整体变化趋势随时间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波动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77)。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降眼压幅度分别为53.09%±15.19%和55.68%±15.63%(P=0.6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分别为(2.67±0.99) 种和(3.08±0.72)种(P=0.16),术后1个月时分别下降至(0.17±0.58)种和(0.96±1.33)种(P=0.06)。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术后眼压反跳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4.17%(P=0.03)。前房积血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2.5%(P=0.21)。观察组和对照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75.0%(P=0.004)。观察组中,8眼(66.7%)术后生活视力提高,4眼(33.3%)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0眼视力降低;对照组中,20眼(83.3%)术后生活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4眼(16.7%)视力降低(P<0.001)。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在术后1个月时降眼压作用相似。联合手术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眼压反跳发生率较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5.
任何一种手术治疗方式都存在着发生相应手术并发症的风险,眼科手术也是如此.近年来,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但临床上一些新的白内障手术相关并发症也逐渐呈现,眼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进一步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减少或避免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提高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同时对于各种手术技术相关并发症的认真剖析和有效防范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新技术的改进和医疗器械的创新.因此,重视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发展而衍生的相关并发症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66-69
目的分析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3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状况,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0.1~0.5所占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0.1所占比率5%低于对照组15%,0.5所占比率72.50%高于对照组52.50%(P0.05)。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前房角宽度、前房深度,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高效且安全,可将其列入到首选方式中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行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2年1~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并采用SA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及护理后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应对手术的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白内障冷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0例(128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冷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球镜度、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2眼(1.56%)发生囊膜破裂,但玻璃体无外溢,有2眼(1.56%)发生晶体悬韧带断离。有22眼(17.19%)出现角膜水肿。结论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冷超声乳化手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术后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晶体及折叠式晶体的患者87例和93例.对两组患者术后7 d、14 d以及1个月时的视力进行统计和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7 d和1个月时的角膜散光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B组患者在术后7 d、14 d、1个月时视力>0.8者分别占11.83%、18.28%以及19.35%,均明显优于A组3.45%、5.575%和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分别为(1.20±0.18)D和(0.95±0.21)D,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患者角膜散光为(0.98±0.29)D,仍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角膜散光为(0.75±0.33)D,与术前相比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折叠晶体的应用有利于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视力的提高,如经济状况允许,建议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