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6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29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361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7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因服用别嘌呤醇所致引发多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经H1受体拮抗剂、激素等处理后好转,但严重腹泻经常规用药治疗无法得以改善,予以使用奥曲肽注射液以药理作用治疗后即好转,提示奥曲肽可能适用于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难治性严重腹泻。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1 892名腹泻患者粪便标本, 并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使用real time RT-PCR对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检测,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4.2%(269/1 892);寒冷月份阳性率较高;怀柔区、延庆县等西北部山区阳性率较高;6月龄至5岁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散居托幼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诺如病毒阳性腹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如病毒是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重要病原, 6月龄至5岁腹泻儿童诺如病毒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 恶心、呕吐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哨点医院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流行状况,以及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特征。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选取22家医院的门诊科室为监测哨点,将采集的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共10750份)送至市级CDC,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及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所有阳性样本递送至广东省CDC,并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了855份进行诺如病毒基因分型,共成功测序样本690份。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时期内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情况。通过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13起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社区暴发疫情数据,进行社区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检出比例为13/15。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T1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3.8%(100/421)、15.9%(61/383)、19.2%(95/495),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T2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7.0%(90/529)、8.7%(37/426)、11.2%(46/409),均低于T1时期(χ2值分别为6.65、9.93、10.74,P值分别为0.010、0.002、0.001)。T1时期内≥15、<15岁组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3%(143/543)、14.9%(113/756)(χ2=25.90,P<0.001);T2时期≥15、<15岁组阳性率分别为10.1%(52/516)、14.3%(121/848)(χ2=5.09,P=0.024)。13起暴发疫情中,食源性传播占10/13。结论广东省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起呈现社区流行,流行1年后,强度降低;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引起的暴发疫情主要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加中药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疗法,观察2组患者腹泻、腹水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改善情况。【结果】(1)腹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2)腹水疗效:经彩超检查,治疗后2组的肝硬化腹水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肝功能作用:治疗后,2组TBIL、ALT、AST、ALB、PA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腹泻治愈患者中复发5例,治疗组无复发病例。【结论】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止泻迅速、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有加速腹水消退、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不同方法学检测婴幼儿腹泻常见病毒的检测结果差异及一致性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四联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筛查深圳市福田区引起临床婴幼儿急性腹泻的轮状病毒(RV)、肠道腺病毒(EAdV)、诺如病毒(NV)和星状病毒(AstV)的抗原,并将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酶免法与荧光免疫法检测数据对比:对RV,NV,EAdV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stV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RV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58),对NV,EAdV和Ast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142,-0.025和0.361);ELISA法和PCR检测数据对比:ELISA法除对EAdV阳性检出率低于PCR外,对其他3种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PCR,且经x2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对4种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RV,NV,AstV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对EAd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537);荧光免疫法(四联法)和PCR检测数据对比:除AstV外,两种方法对其他3种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RV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64),对EAd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452),NV和Ast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差(Kappa值分别为0.181和-0.017).结论 ELISA法和荧光免疫法(四联法)对腹泻病毒的检测,除轮状病毒外,其它病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只可用于腹泻病原的初步筛查,确认必须进一步做培养或分子诊断;ELISA法、荧光免疫法(四联法)与PCR三者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LISA法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明显较好.以PCR检测结果作为评估标准,ELISA法对四种腹泻病毒抗原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优于荧光免疫法,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婴幼儿腹泻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98例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结合2组,均以液体疗法为基础,西医组配合止泻、抗病毒、助消化药物治疗,中西结合组配以推拿捏脊、艾灸神阙穴、中药穴位外敷治疗,对2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住院3 d~8 d,平均4.5 d,均痊愈出院。2组治疗48 h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液体疗法为基础,配以推拿捏脊、艾灸神阙穴、中药穴位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8.
Introduction: Aside from examination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the yield of stool testing in hospital-onset diarrhea is po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discourage overzealous stool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 that develops after the third hospital day. However, the adoption of this recommendation into clinical practice is limit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mprovements on hospital-onset diarrhea testing is largely unknow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university-affiliated community-hospital and included all adult inpatients who developed diarrhea after hospitalization. Results: 132 adult patients (53% female) developed diarrhea after hospitalization in 2013. The cohort’s mean age was 55.6 years. 46.2% of patients developed diarrhea in the first 3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Testing for parasites was negative in all examined 67 samples. Testing for C. difficile was positive in 13 cases (10.8%) out of 120 tested samples. Testing for other pathogens was positive in 1 sample (Campylobacter) out of 129 samples. Stool samples tested in the first 3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be positive (64.3 vs 35.7%, p = 0.1). Change in management was reported in 9 out of 14 patients (64.3%) with positive stool testing compared with 31 out of 118 patients (26.3%) with negative stool testing, p = 0.01. Conclusion: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stool samples’ testing, the yield continues to be low, especially in hospital-onset diarrhea past the third hospital day. Physicians’ embracement of the ‘3-day rule’ continues to be poor.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应用CT技术评价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肌肉质量。方法 拟接受腹股沟疝手术、年龄在70~90岁的男性住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40~50岁1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为成人对照组,10名同年龄段接受健康查体老年人为老年对照组,记录一般资料,应用CT技术扫描腹部和大腿,通过专用软件计算相应肌肉面积。结果 研究组握力(36.44±14.15)kg明显少于成人对照组(77.30±22.69)kg (P=0.001),研究组小腿围(25.18±2.31)cm 明显少于成人对照组(27.62±2.33)cm (P=0.006)。CT扫描显示研究组与成人对照组L3(第3腰椎)平面腹部面积、皮下脂肪面积、腹腔脂肪面积和竖脊肌总面积相近,研究组腹部肌肉面积(12 094.23±1 970.30)mm2和竖脊肌肌肉面积(1 642.60±266.90)mm2明显少于成人对照组的(17 462.00±1 600.58)mm2和(2 003.50±350.91)mm2(P=0.001, P=0.007)。L3骨骼肌指数为50.64±7.52,存在肌肉减少症(≤52.4)为66.7 %(20/30)。与同年龄正常查体老人腹部肌肉CT结果相似。研究组下肢骨骼肌面积明显少于成人对照组(P=0.001),下肢脂肪和股骨面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肌肉质量和力量明显低于成人对照组,CT技术可作为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0.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21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5例给予添加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并配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5~6d。对照组105例给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结果:研究组治愈98例(93.33%),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9例(84.76%),好转11例,无效5例。结论:用祖国医学联合西医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肯定,可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