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06篇
  免费   5984篇
  国内免费   3993篇
耳鼻咽喉   306篇
儿科学   1050篇
妇产科学   926篇
基础医学   5574篇
口腔科学   1108篇
临床医学   15336篇
内科学   7985篇
皮肤病学   739篇
神经病学   1779篇
特种医学   33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4914篇
综合类   30318篇
预防医学   8175篇
眼科学   921篇
药学   14799篇
  174篇
中国医学   8386篇
肿瘤学   3693篇
  2024年   1008篇
  2023年   3335篇
  2022年   2845篇
  2021年   3342篇
  2020年   3122篇
  2019年   3171篇
  2018年   1673篇
  2017年   2671篇
  2016年   2951篇
  2015年   3104篇
  2014年   4668篇
  2013年   4638篇
  2012年   5732篇
  2011年   5807篇
  2010年   5498篇
  2009年   5457篇
  2008年   5856篇
  2007年   5445篇
  2006年   4935篇
  2005年   5600篇
  2004年   4484篇
  2003年   4869篇
  2002年   3766篇
  2001年   3360篇
  2000年   2235篇
  1999年   1838篇
  1998年   1610篇
  1997年   1262篇
  1996年   1128篇
  1995年   901篇
  1994年   841篇
  1993年   578篇
  1992年   481篇
  1991年   470篇
  1990年   311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72.
7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453-1454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治,对照组采用B超诊断后行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确诊率为100%,对照组确诊率为84.21%,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血β-HCG下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具有准确率高,手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丁苯酞治疗后血清中S-100B蛋白(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形成素-1(ANG-1)的改变。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1例)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7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共治疗2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结果:治疗后2周末及3周末,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S100B、Hcy和ANG-1的表达,更好地调节机体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经Reaxys数据库检索番荔枝属类化合物信息,通过质谱信息比对各化合物的m/z值、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碎片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各化合物的特征裂解规律,从刺果番荔枝叶中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包括16个生物碱类,14个番荔枝内酯类,7个黄酮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以番荔枝内酯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居多,与文献报道番荔枝内酯与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发挥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致。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为刺果番荔枝叶的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7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19-122+封三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入我院子宫腺肌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造影评价患者的腺肌瘤消融率,常规超声评价瘤体缩小率。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痛经改善率为78.9%(15/19),月经失调改善率为42.9%(9/21),贫血改善率为55.6%(10/18)。超声造影显示仅3例出现消融不完全,消融有效率为91.9%,术后行补充消融治疗,37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瘤平均消融率均达90%以上。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瘤体缩小率分别为60.8%、78.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改善。结论实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能够减小腺肌瘤体积,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8.
《中国药房》2019,(5):642-645
目的:分离并鉴定石菖蒲的生物碱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活性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石菖蒲的生物碱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进行鉴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并结合Peakview 1.2等软件对生物碱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石菖蒲中共检测到86个成分,并鉴定出5个生物碱成分,分别为菖蒲碱甲、N-反式阿魏酰酪胺、N-月桂基二乙醇胺、4-羟双氢鞘氨醇和5-丁基尿苷。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为石菖蒲生物碱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原则选出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2只大鼠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筛选60只模型大鼠,每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 011 g·kg~(-1)),地黄饮子加减方高、中、低(4. 54,2. 27,1. 14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CA1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 0. 01),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均有不同程度地损伤,凋亡率显著增加(P 0. 01),PI3K,Akt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明显降低(P 0. 01),Caspase-3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显著增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 0. 05,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 0. 05,P 0. 01),PI3K,Akt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值显著增高(P 0. 01),Caspase-3的积分光密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不同程度降低(P 0. 05,P 0. 01)。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潜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抑制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0.
张芬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9):1310-1311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源于某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根据患者病情发作至接受手术治疗期间的时间长短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方法上保持一致,观察组为脑出血发生后6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出血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则是在病情出现6h后接受治疗。结果:两组在总疗效方面,观察组91.49%高于对照组53.1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