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61.
目的: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进行HPLC分析并确定不同的极性部位,利用C18反相硅胶(ODS)柱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比较不同部位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效果。方法:辽东楤木叶经70%乙醇提取后通过AB-8型大孔树脂柱,获得总皂苷,用不同体积分数甲醇经ODS柱洗脱分离获得经HPLC确定的不同部位。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不同部位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宫颈癌细胞株(He La)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由总皂苷HPLC的保留时间确定了5个极性部位,分别为A(保留时间20 min以前的部位,ODS柱上0~25%甲醇洗脱组分),B(保留时间20~45 min,ODS柱上30%~45%甲醇洗脱组分),C(保留时间50~75 min,ODS柱上50%~65%甲醇洗脱组分),D(保留时间80~110 min,ODS柱上70%~75%甲醇洗脱组分)和E(保留时间110 min,ODS柱上80%~100%甲醇洗脱组分)。5个部位给药48 h后对3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A部位对3种癌细胞均无抑制作用;B部位对3种癌细胞抑制作用微弱;C,D,E部位对3种癌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明显强于总皂苷,最佳的D部位对A549,Hella和HT-29抑制作用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4.06,4.29,3.60 mg·L~(-1)。结论:辽东楤木叶总皂苷经HPLC分析后,利用ODS柱进行分离,可获得其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及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62.
龙牙楤木多糖抗肿瘤活性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龙牙楤木多糖(AEPS)抗肿瘤活性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S180肉瘤为肿瘤模型,检测龙牙楤木多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活性;MTT法检测龙牙楤木多糖对S180肉瘤细胞、A549肺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以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增殖影响、巨噬细胞活性和NK细胞杀伤活性来评价AEPS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AEPS对S180肉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75 mg/(kg.d)剂量组抑瘤率最高达57.68%;AEPS对S180肉瘤细胞、A549肺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的最高抑制率均达60%以上;AEPS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质量以及血液淋巴细胞数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加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活性。结论:AEPS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其抑瘤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筛选分离楤木总皂苷的最佳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使分离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法 采用静态与动态的吸附-解吸两种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楤木皂苷A的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筛选。结果 AB-8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1 g/mL(相当于原生药)、上样量为6 BV(树脂床体积),以2.5 BV/h的吸附速率进行吸附,50%乙醇4 BV、2 BV/h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经AB-8处理后的楤木皂苷A收率达30%,楤木总皂苷可达80%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能满足于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4.
崔佳  贾娜  奚苗苗  宋小妹  文爱东 《中国药房》2012,(39):3689-3693
目的:考察楤木总皂苷胶囊的稳定性。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指标,观察及测定楤木总皂苷胶囊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不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pH值、崩解时限、水分、微生物限度和装量差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外观性状、pH值、崩解时限、水分、装量差异及含量均无明显改变,微生物数量不超过规定限度。结论:楤木总皂苷胶囊在2年有效期内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5.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太白楤木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媒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各指纹峰相对于太白楤木皂苷TA-16的含量的加和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太白楤木最佳提取工艺为:13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60min,提取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为-2.16%,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13 1。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太白楤木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较高。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辽东楤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辽东楤木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ucocaulophyllogenin(1)、glycoside st-B(2)、silphioside E(3)、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5)。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辽东楤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7.
飞天蜈蚣七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飞天蜈蚣七抗肝纤维化时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正常组于实验开始时取胰腺,模型组和飞天蜈蚣七组则分别于造模后3周,6周取胰腺作胰岛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然后测定其培养上清液胰岛素含量.结果 3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为(53.8±3.1)mU/l,正常组为(24.5±2.5)mU/l,两组比较q=12.87,P<0.05;3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6周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为(50.90±12.86)μU/ml,正常组为(34.87±5.16)μU/ml,两组比较q=11.08,P<0.01;3、6周飞天蜈蚣七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56.01±7.11)μU/ml和(141.43±39.01)μU/ml,均高于相应模型组,F值分别为65.80和12.66,P<0.01.结论飞天蜈蚣七可增加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3、6周大鼠胰岛β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  相似文献   
68.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Aralia continentalis 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 for dental diseases such as toothache, dental caries,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gingivitis, and also has been used for neuralgia, analgesia, sweating, and as an antirheumatic.

Aim of the study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ralia continentalis extract on cariogenic properties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cteria in the formation of dental caries and dental plaqu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ralia continentalis extract on the growth, acid production, water-insoluble glucan synthesis, and adhes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Streptococcus mutans.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was deter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safranin staining.

Results

The ethanol extract of Aralia continentalis showed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inhibitory activity on the growth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acid production 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0.25, 0.5, 1, 2 and 4 mg/ml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synthesis of water-insoluble glucan by glucosyltransferase (GTFase) was de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0.5-4 mg/ml of the extract of Aralia continentalis. The extract markedly inhibited Streptococcus mutans adherence to saliva-coated hydroxyapatite beads (S-HAs). The extract of Aralia continentalis has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biofilms at the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2 mg/ml.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ralia continentalis may inhibit cariogenic properties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also may support the scientific rationale that native inhabitants used the extract for the treatment of dent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克癌新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楤木、皂角刺、黄芪三味药材进行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70.
对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药用植物辽东木的资源进行了调查 ,以光学显微镜对其根皮的组织和粉末进行了观察 ,其根的皮层较层 ,并含有大量的树脂道 ,粉末具有大量的淀粉粒及少量草酸钙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