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1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蔡兴芬  ;陈龙胜 《中国药房》2014,(44):4187-4189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ARDS合并VAP且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药物的应用剂量,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将300 mg盐酸氨溴索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bid)与低剂量组(将30 mg盐酸氨溴索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bid),两组均为62例,疗程均为1周,且均给予相同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和细菌清除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高剂量组患者的改善优于低剂量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脱机,高剂量组患者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显著短于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ARDS合并VAP相比应用低剂量盐酸氨溴索能够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能提高细菌清除率,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缓释混悬剂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以市售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为参比制剂,采用双周期试验设计,选用6只Beagle犬分别灌服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盐酸氨溴索缓释混悬剂)75 mg,给药后1、2、3、4、5、6、8、10、12、14、24 h取前肢静脉血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氨溴索的血药浓度,以非隔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4.21±0.15)、(4.48±0.22)h,tmax分别为(5.00±0.00)、(4.33±0.52)h,cmax分别为(1.90±0.27)、(2.06±0.18)μg/ml,AUC0-24 h分别为(21.70±3.11)、(20.55±1.38)μg·h/ml,其中cmax和AUC0-24 h90%的可信区间均在88.9%113.8%内,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2%。结论:盐酸氨溴索缓释混悬剂具有缓释效果,且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氨溴索治疗以及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以及具体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通过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的早产儿,对于实验组的早产儿,则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24 h内RDS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RDS发生后的开始机械通气时间、持续通气时间、之后的氧疗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RDS发生率为12.0%,相较于对照组的27.0%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在并发症上的发生率为13.0%,相较于对照组的31.0%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下机之后氧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的RDS防治方面,沐舒坦的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高于对照组的65.38%(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常规对症治疗中在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升高,PaCO: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采用氨溴索雾化进行治疗,观察B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C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氨溴索静脉滴注+雾化进行治疗。观察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A组治愈37例(74%),观察B组治愈36例(72%),观察C组治愈42例(84%),对照组治愈26例(52%),观察组3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P〈0.05)。观察组3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C组与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其中,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雾化治疗的方式能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5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治疗组口服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仅口服利巴韦林。比较两组的鼻塞、喉中痰鸣的消失时间,止咳时间,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40%,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鼻塞、喉中痰鸣消失时间,止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明显缩短病程,使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可以作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3年12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76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气管切开第1天起iv盐酸氨溴索30 mg+18 mL生理盐水,3次/d,每次间隔8 h,连续使用1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感染及控制情况。结果第5、7天,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5、7天,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多形核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0.5%、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82.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肺泡灌洗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入选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喘息、咳嗽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门诊共收治14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对症治疗方法,此外,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静滴及氨茶碱,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喘憋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为72.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