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97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利用泊洛沙姆188对PLGA进行化学修饰,制备包载阿霉素的纳米粒,并评价纳米粒在人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摄取能力及毒性。方法 通过EDC/NHS法合成泊洛沙姆188-PLGA,通过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临界胶束浓度;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包载阿霉素的纳米粒,通过粒度仪对纳米粒的粒径及分布进行分析,通过细胞摄取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对纳米粒的摄取效果及毒性进行评价。结果 成功合成了泊洛沙姆188-PLGA,并制备了粒径在140 nm左右的纳米粒,该纳米粒在人耐药乳腺癌细胞中有较好的摄取效果及较强的毒性。结论 泊洛沙姆188能够逆转耐药,增强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22.
周颖  曾永兰 《北方药学》2014,(12):162-163
目的:探讨民营医院ADR报告。方法:统计2013年该院ADR报告。结果:涉及药品11大类30种;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结论:民营医院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影响静脉滴注用药安全的因素进行控制,并加强对ADR报告的规范。方法通过程序改造,对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配伍等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环节进行程序自动审核,并实现ADR上报的提醒与提供较完整的相关信息;配合流程改造,实现了门诊静脉用药流程的闭环管理。结果与结论该系统与流程在门诊静脉滴注用药安全性监管中能减少差错,提高ADR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4.
60例参附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0年5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60例参附注射液ADR按患者性别,年龄,用法用量,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系统一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附注射液ADR以皮肤损害为主,消化系统次之,有迟发反应的特性,但未发现死亡报告。结论参附注射液的ADR与剂量和年龄有关,关注迟发型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加强参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25.
张健  裴慧  黄帅  臧传军 《中国药房》2014,(47):4511-4512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影响,为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由临床药师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收集干预前(2012年4-6月)、后(2013年4-6月)各1 000份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合理性、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和ADR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的选择、溶媒用量、配伍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维C银翘片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88-2013年相关数据库收录文献报道的维C银翘片致ADR/ADE病例,并就获得的15例ADR/ADE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维C银翘片致ADR/ADE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61.11%),临床表现为全身发疹性皮疹伴瘙痒、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荨麻疹等;超量、误服过期药品是维C银翘片致ADR/ADE的重要因素;2例病例死亡,13例病例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应规范使用维C银翘片,避免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过敏体质须慎用,以有效降低ADR/AD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患者化疗方案的制订及化疗过程的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药学监护,完善化疗前评估,根据患者病情以21 d为1周期、共4周期的培美曲塞(第1天,500 mg/m2)+顺铂(第24天,20 mg/m2)方案化疗,同时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护和营养支持。结果:完成4周期化疗及4周期胸膜粘连术后,患者出现骨转移及心包积液,病情进展,体力状态较差,较难进行进一步的处置,采取安宁照护。结论:肺癌进展速度快和病死率较高,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目标是减少治疗毒性和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药师通过协助医师制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提供及时的药学监护,可有效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张奇兵  袁珺  赵寿宁 《中国药房》2014,(42):3996-3998
目的:了解我院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报的新的/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引发新的/严重的ADR的药物以中成药和抗微生物药为主(均分别占18.29%);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新的/严重的ADR发生率较高(占32.9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4.81%);82例患者中有10例有ADR史。结论:医疗机构应重点监测中成药和抗微生物药的ADR;重视患者的ADR史,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29.
黄枝优 《中国药房》2014,(22):2074-2076
目的: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诱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的心血管系统药物ADR报告329例,按患者年龄、性别、ADR严重程度、引发ADR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等有关,329例ADR报告涉及56个药品,引发ADR最多的为降压药,其次为中成药;皮肤及其附件为ADR报告损害最多的器官或系统,占27.96%。结论:临床应加强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监测,以减少该类药物ADR,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0.
肖招英  钱华飞 《中国药房》2014,(24):2286-2288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间接受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治疗的386例肺结核患者中发生ADR/ADE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86例患者出现ADR/ADE共106例,发生率为27.46%。ADR/ADE发生时间最多见于用药2周内(92.45);其中,胃肠系统损害构成比为38.7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构成比为29.57%,肝胆系统损害构成比为19.35%,居前3位;经停药、调整用法用量或对症治疗后105例(99.06%)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应掌握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所致ADR/ADE的特点,加强监测,并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从而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