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31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705篇
耳鼻咽喉   3835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478篇
口腔科学   326篇
临床医学   4947篇
内科学   909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480篇
特种医学   7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60篇
综合类   10117篇
预防医学   1612篇
眼科学   682篇
药学   4467篇
  71篇
中国医学   2748篇
肿瘤学   282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671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765篇
  2019年   824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776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947篇
  2014年   1863篇
  2013年   1846篇
  2012年   2205篇
  2011年   2366篇
  2010年   2211篇
  2009年   2118篇
  2008年   1945篇
  2007年   1909篇
  2006年   1647篇
  2005年   1633篇
  2004年   1342篇
  2003年   1222篇
  2002年   1013篇
  2001年   809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1.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的常见疾病,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由于视野狭小,照明度差,特别是对高位、后段和不规则的鼻中隔偏曲施行手术,更是比较棘手。随着内镜鼻外科的不断发展,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已得到了耳鼻咽喉科医师的普遍认可,鼻内镜技术在鼻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给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9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王玲  陈滨  仲彦霖 《人民军医》2007,50(5):301-301,303
2001年以来,我们共行鼻内镜下射频加银夹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内窥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具有损伤小,痛苦轻,疤痕小,疗程短等优点。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6月共做148例内窥镜手术,它拓宽鼻腔和鼻窦间的联系空间,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粘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胃管胃肠减压曾被常规应用于择期和急诊的腹部手术后,目的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发生、治疗梗阻、降低吻合口压力等。但是,鼻胃管置入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声带的损伤,以及越来越被重视的患者的不适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对择期的腹部手术后常规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提出不同的看法。现重新评价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并对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速殖子超声裂解物(TSo)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血清、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分泌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7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用10μl缓冲液PBS、20μgTSo、500UIFN-γ和20μgTSo 5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分别于攻击后第7、10、13、16、19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小肠液及粪便,ELISA法测定IgA含量。结果各组血清IgA抗体水平在攻击后第10天达到峰值,TSo IFN-γ组血清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在攻击后第13天达到峰值,在实验期各时点TSo IFN-γ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组。小肠液与粪便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So或IFN-γ或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黏膜免疫,产生高水平的弓形虫特异性IgA抗体。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优于单独免疫,免疫小鼠肠道产生大量SIgA,发挥抗虫作用。鼻黏膜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96.
临床上对缺氧患者常用的供氧方法有面罩法、鼻罩法、鼻塞法及鼻导管法。这些吸氧器具在用于婴幼儿时有许多不便之处。如:面罩供氧需氧量大;患儿的体位需固定,既不利于家长护理,也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有时患儿难以耐受长时间的固定体位,不配合治疗而影响疗效。用鼻塞或鼻导管供氧,因其对鼻腔和鼻黏膜的直接刺激,容易导致患儿哭闹烦躁,加重缺氧;有时患儿鼻腔的分泌物会阻塞导管口而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CT在鼻源性眼球突出的诊断价值,对53例鼻源性眼球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眼球突出非眼科所独有,某些鼻部病变也可不同程度地引起眼球突出、移位等眼部症状。对外伤、炎症、肿瘤等鼻部病变引起的眼球突出,CT检查可以作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8.
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病理机制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15例经手术治疗的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探讨脑脊液鼻漏的病理机制及其与诊断治疗的关系。方法本组共15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颅底骨折13例,自发性1例和垂体瘤术后1例。重点分析术前CTMRI扫描,术中所见,以及疗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术中见14例患者神经组织疝入鼻窦,垂体瘤术后鼻漏为鞍上池下疝,其中后7例的CT扫描显示骨缺损,MRI显示神经组织下疝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15例术后14例治愈,1例无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组织或鞍上池经颅底缺损疝入鼻窦为外伤后或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不能自愈的病理机制的重要环节,由于上述组织的疝入,导致粘膜、硬膜、蛛网膜难以修复。冠状CT扫描和MRI可确定瘘口部位,如果冠状CT有骨缺损,MRI检查相应部位有脑组织下疝,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
胆漏是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胆漏再次手术治疗常给医患双方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以微创的介入技术和内腔镜技术处理术后胆漏,避免再次手术,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处理方法。我科自1998年来采用经皮穿刺置管联合鼻胆管引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总结并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的配合要点。方法 通过对数例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病人术中的出血量、血压的观察及术中所用器械的准备。结论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是一种较新治疗手段,正确的术中配合及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