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5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比较疏肝、健脾、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肝郁脾虚证、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柴疏四君汤5组,每组12只.后4组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连续4周造模,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中3个中药干预方组分别于造模第2周末,按10 mL/kg给予相应方药灌胃,连续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于实验第29天,处杀各组大鼠,测定血清三磺甲腺原氨酸(T3)、四磺甲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TRH、TSH均见显著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柴疏四君汤3组大鼠血清T3、T4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柴疏四君汤组血清TRH、TSH呈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存在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低下,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柴疏四君汤对肝郁脾虚证模型的甲状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以柴疏四君汤的作用最佳.疏肝健脾方与肝郁脾虚证之间具有更高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2.
野金柴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金柴的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郭肿胀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观察法、扭体法、碳粒廓清法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法研究野金柴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将小鼠随机分8组,分别为空白、阳性对照、野金柴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野金柴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结束时测定相应指标。结果野金柴水提物高剂量和醇提物中剂量均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致炎小鼠的耳肿胀度(P〈0.05或P〈0.01);水提物低、中、高3个剂量均能显著抑制对乙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大(P〈0.05或P〈0.01);水提物及醇提物均能显著抑制乙酸所致扭体次数(P〈0.01);水提物高剂量和醇提物中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5或P〈0.01);除醇提物低剂量外,水提物及醇提物各剂量均能显著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耳肿胀(P〈0.05或P〈0.01)。结论野金柴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柴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46∶54),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黄芩苷在0.632 ~3.7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E+06X-481319(r=1,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1.46%,RSD为2.14%.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柴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4.
目的:优选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浸膏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浸膏密度(A)、喷雾速度(B)、出口温度(C)进行考察,每个因素三个水平,并以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的出粉率为考察指标.结果:柴藿颗粒浸膏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A1B3C2,即浸膏密度0.8 g/mL、喷雾速度2 mL/min、出口温度80℃.结论:该工艺稳定、有效、可控,为中试生产工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方法探讨柴芍承气汤加味银杏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胰腺损伤及血中PAF、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J组)、SAP模型组(M组)、柴芍承气汤组(C组)、加味柴芍承气汤组(Z组),各组又按制模后规定时间分为6、12、24h3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牛黄胆酸钠胰胆管注射法制备SAP大鼠模型,J组大鼠仅于剖腹手术后轻轻翻动胃与十二指肠。制模后,C组给予柴芍承气汤灌胃,Z组给予柴芍承气汤加味银杏叶鼻饲,J组与M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大鼠处死后取胰腺组织,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胰腺组织损伤情况。制模后,按规定时间点取大鼠动脉血,分别测定各组血中PAF、TNF-α、IL-8水平变化。结果 M组胰腺组织损伤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血中PAF、TNF-α、IL-8水平逐渐增高;C组较M组胰腺组织损伤减轻,血中PAF、TNF-α、IL-8水平均降低;Z组较C组血PAF水平下降。结论柴芍承气汤加味银杏叶可通过降低SAP大鼠血TNF-α、IL-8和PAF水平,对胰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其较柴芍承气汤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一生的酷刑     
莫小米  王竹 《健康》2009,(2):64-64
吃早饭时看电视新闻,有人在给鱼针灸,留意了一下,原来是日本人意在让三文鱼肉味更鲜美所创的一项技术。还说针灸在哪个穴位要保密什么的,卖关子。是不是促销手段暂且不去管他,人类为口腹之欲对动物的所作所为,简直用其极至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97.
<正>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是由于盆底肌痉挛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少腹、会阴、腰骶或睾丸等部位疼痛或不适,伴有尿急、排尿异常等表现,且前列腺液中无细菌或脓细胞为主要表现,是男性前列腺炎三种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笔者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自拟柴附当归汤治疗本病30例,取的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柴芍正胎汤治疗胎位不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以来,笔者以调养气血、疏肝解郁法,应用柴芍正胎汤治疗胎位不正70例,并与保产无忧汤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00例均为门诊病人,辨证为妊娠后期肝郁气滞致胎位不正,或斜位或横位或臀位,并见胸胁胀满,脘腹时痛,口苦心烦,恶心欲呕,痞满嗳气,舌淡苔白腻,脉细弦滑。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年龄24~35岁,其中24~30岁58例,31~35岁12例;经产妇30例,初产妇40例;臀位56例,横位11例,斜位3例。对照组30例,年龄24~35岁,其中24~30岁19例,31~35岁11例;经产妇12例,初产妇18例;臀位21例,横位7例,斜位2例…  相似文献   
99.
柴芍圣愈汤治疗不孕症354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笔者用柴芍圣愈汤治疗此病354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妇产科学国内标准,选择婚后2年以上未孕者354例,排除其夫精液异常等原因,并全部经B超检查,排除子宫畸形、宫内妊娠及宫外孕等情况。其中原发性不孕126例,继发性不孕228例;年龄22~29岁,平均28岁;婚后2~13年未孕不等,平均4.2年。继发性228例中,输卵管完全性阻塞36例,不完全阻塞54例,附件囊肿156例,一侧输卵管缺如16例,子宫发育不良34例,泌乳素增高72例。287例曾经中西医治疗3~12个月以上无效,而来我处就诊。 1.2 临床表现 …  相似文献   
100.
许翊坂 《光明中医》2013,(11):2295-2296
目的 观察柴芍地黄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柴芍地黄汤加减方(柴胡、白芍、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百合、郁金、炙甘草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3例;对照组43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两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治疗组下降达(14.68±1.17)分,对照组下降达(6.8±9.74)分.结论 柴芍地黄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HAMD量表评分下降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