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50篇
  免费   1091篇
  国内免费   872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儿科学   236篇
妇产科学   176篇
基础医学   954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4810篇
内科学   2550篇
皮肤病学   252篇
神经病学   889篇
特种医学   9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2130篇
综合类   6932篇
预防医学   1375篇
眼科学   116篇
药学   3071篇
  27篇
中国医学   1976篇
肿瘤学   299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1099篇
  2012年   1594篇
  2011年   1788篇
  2010年   1599篇
  2009年   1670篇
  2008年   1858篇
  2007年   1632篇
  2006年   1668篇
  2005年   1540篇
  2004年   1127篇
  2003年   981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383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系膜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开展10多年来,LC后发生肠系膜血栓形成导致肠缺血坏死的病例屡见报道。本文通过CBM及Medling光盘检索,收集到1994~2001年国内外不同作者报道的病例共10例。其中60岁以上者8例,除Talhot等报道的2例性别不详外,另8例患者的男女之比为3:5。肠缺血多发生在LC后3~4d,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者5例,均死亡;  相似文献   
62.
自2001年5月以来,我院做的57例64个下肢静脉造影的观察,进一步认识了造影方法及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的X线表现,诊断方法通过本组资料可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范围和血栓的X线特征。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畅,静脉内有附壁血栓,管腔内径≥2/3;有效,静脉内仍有血栓残留,管腔内径<2/3;无效,造影检查示静脉回流不通畅. 结果 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随访3~24个月,其中3~6个月7例,7~12个月12例,13~24个月15例,血栓复发2例,经再次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再通. 结论 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观察高+Gz重复暴露后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G;暴露组。+G2暴露组的大鼠暴露于+10Gz/45S,共暴露5次,中间间隔5min。分别于+Gz暴露后不同时间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Gz暴露后1d、2d,顶叶皮层、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5),以弱阳性细小型为主;暴露后4d、6d,顶叶皮层、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进一步增多(P〈0.01),以中等阳性细胞为主,肥大的GFAP增多。结论重复暴露+10Gz/45s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GFAP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6.
注射用舒血宁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注射用舒血宁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观察注射用舒血宁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大鼠动静脉吻合灌流血栓形成、大鼠血液流变学和离体大鼠心脏灌流量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舒血宁能抑制小鼠体内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栓形成;抑制大鼠动静脉吻合灌流血栓的形成;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并使血小板聚集度明显降低;直接扩张离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结论:注射用舒血宁有较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以男性患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其中斜疝约占全部腹股沟疝患者的85%~95%[1].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方式为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开展了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我院自2002年起开始应用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至2008年12月已进行75例,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支架置入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术后血管内皮损伤、胶原组织暴露和作为异物的支架均为引发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不能及时识别处理则成为再狭窄的重要原因。我们报告1例发生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支架内的血栓形成,探讨其识别处理过程和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69.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终生应用抗凝药物,以避免瓣膜血栓形成。尽管现代瓣膜有更好的设计,而且瓣膜材料不易发生血栓,但仍有血栓、栓塞形成。妊娠期间纤维蛋白原较非孕期上升2倍,凝血因子Ⅶ、Ⅷ、Ⅸ、Ⅹ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Ⅲ下降[1],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更易形成血栓。因此,孕期合理应用抗凝药尤为重要。抗凝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及具体用药方法等问题,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系统复习文献,比较不同抗凝方案对母儿的影响。1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孕妇抗凝治疗的方法文献报道孕早期应用华法林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孕晚期应用可能易发…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