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46篇
  免费   12312篇
  国内免费   11176篇
耳鼻咽喉   1037篇
儿科学   2154篇
妇产科学   2057篇
基础医学   13821篇
口腔科学   1808篇
临床医学   17798篇
内科学   23134篇
皮肤病学   2026篇
神经病学   4118篇
特种医学   40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5篇
外科学   9015篇
综合类   52375篇
预防医学   8825篇
眼科学   1451篇
药学   29232篇
  235篇
中国医学   17688篇
肿瘤学   8669篇
  2024年   1700篇
  2023年   5355篇
  2022年   4358篇
  2021年   5350篇
  2020年   4859篇
  2019年   5623篇
  2018年   3078篇
  2017年   5088篇
  2016年   5479篇
  2015年   6091篇
  2014年   8161篇
  2013年   8073篇
  2012年   11081篇
  2011年   11815篇
  2010年   10730篇
  2009年   10580篇
  2008年   11312篇
  2007年   10391篇
  2006年   9927篇
  2005年   9588篇
  2004年   8031篇
  2003年   7282篇
  2002年   5811篇
  2001年   5341篇
  2000年   4084篇
  1999年   3295篇
  1998年   2765篇
  1997年   2478篇
  1996年   2419篇
  1995年   2110篇
  1994年   1776篇
  1993年   1196篇
  1992年   1031篇
  1991年   934篇
  1990年   788篇
  1989年   768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217篇
  1986年   164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阐述其抗UC的免疫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肠愈宁低剂量组、美沙拉嗪对照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灌肠法诱导UC大鼠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并进行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IL-1β、TNF-α、IL-4的变化。结果:注入5% TNBS 50 mg/kg+50%乙醇0.25 mL连续1周可成功导致大鼠患上溃疡性结肠炎(UC),肠愈宁颗粒可对抗5% TNBS 50 mg/kg+50%乙醇所致的大鼠UC,与模型组比较,加入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均降低,IL-1β、TNF-α表达下调,IL-4表达上调。结论:肠愈宁颗粒抵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上调促炎因子IL-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拟诊断的甲状旁腺囊肿(PC)40例(41枚),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8~65岁,所有患者血钙、磷、甲状旁腺素(PTH)均在正常范围,囊肿大小0.2~5.1 cm,所有病例因合并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并取得病理结果。超声记录所有囊肿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区显示位置,对PC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术前及术后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拟诊断41枚PC,病理确诊35枚,右上区9枚,病理确诊9枚(诊断准确率100%),显示右下区10枚,病理确诊8枚(诊断准确率80%,2枚淋巴结误诊为PC),显示左上区10枚,病理确诊9枚(诊断准确率90%,1枚甲状腺囊肿误诊为PC),显示左下区12枚,病理确诊9枚(诊断准确率75%,3枚淋巴结误诊为PC)。本组双上区囊肿诊断准确率高于双下区囊肿诊断符合率(χ~2=22.1,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PC的有效方法,双上区PC诊断准确率高于双下区。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SYSMEX XN5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算NLR;采用Maglumi4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术前血清CA125、HE4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CA125、HE4、NLR和三者联合指标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结果:外周血NLR在健康组、良性组和子宫内膜癌组中逐渐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HE4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组与健康组(P<0.05),而良性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表达量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HE4、NLR及三者联合标记物的AUC分别为0.530、0.733、0.795、0.823,当分别取它们的临界值时,特异性分别为70.8%、85.1%、61.7%、83.0%,敏感性分别为40.0%、63.3%、86.7%、73.3%。单项指标NLR的敏感性最高,HE4的特异性最高,联合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结论:术前血清CA125、HE4和NLR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联合检测可以互为补充,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王晓莉  刘燕  何振娟  陈超 《安徽医药》2016,37(10):1204-1207
目的 通过观察早产儿不同胎龄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探讨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方法 采集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的脐血229份,按胎龄分为4组,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其TLR9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了解其与胎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mRNA和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TLR9阳性细胞率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15.93±6.23)%,(11.63±6.70)%,(13.66±6.88)%,(20.51±12.06)%;其在胎龄28~31周较高,至31~34周逐渐下降至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7周后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逐渐升高,至≥37周达最高,两胎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7周间新生儿脐血TLR9阳性细胞率与胎龄呈正相关(r=0.273,P=0.006)。TLR9 mRNA表达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4.95±3.44)%,(8.89±8.49)%,(13.91±10.92)%,(7.19±7.11)%;其在28~36周逐渐升高,与胎龄呈正相关(r=0.355,P< 0.001)。≥37周TLR9 mRNA表达量下降,该值虽高于28~3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同胎龄时期同样本新生儿的TLR9 mRNA和TLR9阳性细胞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227,P=0.011)。结论 TLR9阳性细胞率和TLR9 mRNA表达在不同胎龄组新生儿间有差异,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在31~37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TLR9 mRNA在28~36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5.
背景与目的:在前列腺癌标准化疗方案中,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引起的化疗耐药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DTX引起的化疗耐药相关机制尚未知。探讨前列腺癌DTX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进行化疗的40例患者,包括20例DTX耐药和20例DTX敏感患者。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在一系列逐渐增加的DTX浓度梯度处理下形成耐药株PC-3/DTX。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miR-503和TLR4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的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03和TLR4的相互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前列腺癌耐药患者组织和耐药细胞系中miR-503的表达较敏感组显著降低(P=0.013),而TLR4显著增加(P=0.005 6)。过表达miR-503显著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同时抑制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而过表达TLR4则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促进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结论:miR-503通过靶向调控TLR4的表达影响前列腺癌的DTX耐药。  相似文献   
46.
47.
血管紧张素受体(ATR)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药物,是一种以血管紧张素作为配体的G蛋白偶联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SA)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中ATR主要由1型受体(AT1R)以及2型受体(AT2R),还有3型和4型受体组成,对于调节人体内血压、电解质平衡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还能够促进细胞增殖以及保护神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ATR的生物功能以及基因多形态等均有新的发现,故本文就ATR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延缓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降解而延长生理性GLP-1作用时间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除此之以外它的众多胰腺外作用逐渐被发现。DPP-4抑制剂可以安全的单独使用及和与多种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联合使用,不影响体质量,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性价比较高,在临床上逐渐广泛应用广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又一个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