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5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以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ZP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并结合普那霉素抗性突变株的理化筛选,选育到一株高产突变菌株UN2056,其普那霉素产量达到1490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5.7%.传代试验表明该高产突变菌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高产突变株UN2056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试验,其平均发酵产量达到1645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0.8%.  相似文献   
82.
曾念开  王秋颖  苏明声 《中药材》2008,31(4):475-478
目的:鲍氏针层孔菌优良菌株的选育。方法:通过5.8SrDNA-ITS序列,生长速度、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优良的亲本菌株。在此基础上,采用双灭活标记,原生质体PEG诱导融合的方法。结果:筛选出亲本菌株SA02和SA04,以及编号为R002、R003、R005等三个融合菌株与两亲本菌株都具有拮抗反应,且菌落性状表现出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结论:R002、R003和R005初步确定为双亲株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83.
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别名茺蔚,为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二萜类、苷类等,目前药典仍以总生物碱作为质量指标成分,其中主要含水苏碱。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治疗各种妇科疾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对益母草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益母草各项生长、产量及水苏碱和总生物碱的量基本均为复肥型高于单肥型,复肥型中又以营养平衡型大于营养失调型,但单施氮肥对以上各项指标均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复肥型中,足量磷元素与氮元素的合理配施可以提高氮的肥效。结论以益母草株高、叶片数、分蘖数、产量及水苏碱和总生物碱的量为评价标准,根据氮、磷、钾二次肥料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最佳施肥量为:N:37.5~44.0g/m^2,P:37.4~54.3g/m^2,K:31.6~34.4g/m^2,氮、磷、钾的最佳配比为4:4.5:3.3。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根直径与提前抽薹的关系,减少当归提前抽薹率。方法采用不同根直径当归苗移栽,对提前抽薹率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6月份当归提前抽薹株就可以从田间直接观察到,6~7月是抽薹高发期,到10月2日,根直径≥0.86cm的处理抽薹率最高,达到94.65%,≤0.35cm的处理则只有1.63%;在≤0.35cm处理中,出苗率为33.62%,≥0.86cm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达到了95.75%,收获株数只有6395株/hm2,根直径0.46~0.55cm的处理达到68398株/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最高产量出现在0.46~0.55cm移栽苗根直径范围内,其鲜、干当归产量分别为5717.58kg/hm2和1554.98kg/hm2。结论生产上应选择根直径在0.46~0.65cm的苗进行移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商业性腹膜透析液(CDS)及加不同浓度的川芎嗪注射液后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e)分别置于含50%CDS(含糖2.5%)的条件培养液及加入不同浓度(2/μg/ml、10/μg/ml、100/μg/m1)的川芎嗪注射液后的50%CDS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4h。观察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产量和MTT(四甲基偶氮唑盐)还原能力。结果:50%CDS组的M①产生NO量及MTT还原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培养液中加入川芎嗪注射液后,对M①的抑制作用明显减轻,尤其是对Me产生NO的作用。结论:川芎嗪可减轻腹膜透析液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对保护和改善腹腔巨噬细胞的腹膜防御机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徐万仁  丁保 《中药材》1990,13(5):3-4
本文研究了甘草盖度和地上鲜重与地下干重的关系,产量与盖度的关系可用方程Y=aX~b来拟合,与地上鲜重的关系可用方程Y=a+bX来拟合.通过盖度与地上鲜重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产量预测方程:Y=97.669+2.915X_1+0.004X_2~2.  相似文献   
88.
不同种植深度对半夏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半夏不同种植深度的比较试验,已探索出经济产量高,繁殖系数大的最佳播种深度为5-8cm,为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试验研究苜蓿干草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打捆对苜蓿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捆前含水量的逐渐下降,茎叶比增加,叶片损失率增大,对于茎叶未经压裂的苜蓿,其含水量与茎叶比成一元线性相关;茎秆压裂后,其茎叶比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呈指数曲线的变化趋势.采用小捆型、高水分打捆贮藏,产草量、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025kg/ha,1140kgha和247kg/ha.  相似文献   
90.
自明代种植白术以来,白术产区经历了较大的变迁:白术原产自浙江、安徽等地,后引种至江西、湖南。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白术主产于浙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90%。随着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白术种植面积不断萎缩,至20世纪80年代,浙江白术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30%。同时,湖南、安徽地区白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与安徽亳州相邻的河南为白术的最大产区。此外,白术产量及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大,呈周期性变化。通过中国白术产区变迁,研究了白术近40年来种植面积、年产量及市场价格变化历程,并从白术道地产区发展、市场供需、不同产地质量差异等方面分析了白术产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规划未来白术种植产业的发展,可为推动白术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