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5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实施将使中国制造延续光荣,成就梦想。在今天的世界上,恐怕没有谁不和中国制造发生关系,没有哪一个角落看不到中国制造。离开中国制造将是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审视、挑剔甚至轻蔑的目光也一直紧盯着中国制造,低端、廉价、粗制滥造往往被和中国制造绑定在一起。这既是中国制造的光荣与自豪,也是中国制造的尴尬与无奈。它一次次地警示人们,中国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不是制造业强国,要实现强国之梦,还需继续求索。  相似文献   
42.
在定西干旱生态条件下,以陇亚10号胡麻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对籽粒灌浆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胡麻分枝数、蒴果数减小,株高波动性变化;胡麻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达0.99以上,花后6~31 d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大; 胡麻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均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处理间平均灌浆速率差异明显,其中以600 万株·hm-2的平均灌浆速率最高,1 050 万株·hm-2的平均灌浆速率最低;不同密度处理间百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600 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和籽粒产量最大,显著高于1 200 万株·hm-2处理。说明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不同胡麻品种类型选择最佳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3.
为掌握新源县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落实草畜平衡措施,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对新源县的8个草地类草地进行野外地面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探讨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源县8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和合理载畜量差异较大,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居于前列,载畜能力强,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低,承载能力弱.山地草甸类草地面积大、合理载畜量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草地产草量低、载畜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但生态价值不容忽视,且修复难度大,建议通过发展人工草地进行土地置换,减少利用,促进其自然恢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4.
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及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干旱荒漠区的呼图壁基地种植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量为15 kg/hm2,其草产量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最高,分别为22 153.75 kg/hm2和3 092.66 kg/hm2;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分枝数减少,植株高度增加,抗倒能力降低,进而会导致苜蓿减产,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45.
为了明确农艺性状对青贮玉米产量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客观评价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实际贡献.本研究选用16个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DPS统计软件,对生物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茎粗(r=0.66621**)、株数(r=0.5789**)和株高(r=0.5534**)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重(P=4.54283)对产量贡献最大,茎粗(P=4.0889)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同时通过出苗-吐丝天数所起的间接效应均为正值.通过增加茎粗和茎秆重量,适当延长生育期,适度增加株高,有助于青贮玉米整体产量水平的提高.在青贮玉米高产育种中应对茎粗、株数、株高、茎秆重和生育期进行重点选择.  相似文献   
46.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平原荒漠区种植的高产燕麦新品种,在呼图壁旱生牧草种子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份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6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收获时,太阳神、美达和牧乐思的株高均在106 cm以上,它们的鲜草产量也均达到3 000 kg/666.67 m^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由于受干鲜比影响,大汉的干草产量最高为781.90 kg/666.67 m^2,其次是太阳神。经综合评价,太阳神的株高、鲜干草产量均较高,且其干鲜比低,适口性好,生育期居中,表现优良,适宜在北疆平原荒漠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7.
在通渭半干旱区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形状、土壤水分状况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个还田量梯度,即玉米秸秆按6 000 kg·hm-2(低量还田处理)、9 000 kg·hm-2(中量还田处理)、12 000 kg·hm-2(高量还田处理)整秆还田,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时,0~200 cm土壤水分呈现出还田量越高土壤含水量越高的趋势,在出苗期最为明显,高、中、低还田量处理较对照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6.07%、1.24%、0.31%,而在抽雄期后,则表现为低量还田处理>中量还田处理>不还田处理>高量还田处理,叶面积大小表现为高量还田处理>中量还田处理>低量还田处理>不还田处理。耗水量表现为低量还田处理<中量还田处理<不还田处理<高量还田处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6 000 kg·hm-2还田量处理最高,适宜在半干旱旱作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8.
针对传统灌溉中存在不足,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研究了沟灌覆膜和无覆膜形式对加工番茄植株生育指标、品质、水分生产率、地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番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对沟灌措施下的番茄植株的株高相比无覆膜处理增加达43%,茎粗增加达45%,番茄红素分别增加6.5%~25.4%;水分生产率及地上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也分别提高了56%和22%,植株产量增长了1848.15~2768.89 kg·667m-2,农民也得到了692.75~1592.75元·667m-2的增产收入。因此在沟灌加工番茄生产中采取覆膜种植能有效促进生长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
为优化北疆绿洲区滴灌春小麦的灌溉制度,采用控墒补灌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光合特征、干物质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开花期小麦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显著(P<0.05)升高。小麦旗叶各时期净光合(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显著(P<0.05)升高,而胞间CO2浓度(Ci)变化趋势相反;过量灌溉T5各时期Gs均有所降低,PnTr成熟期下降显著(P<0.05);亏缺灌溉(T1)Pn峰值提前至孕穗期,各时期WUE均最低、LS最高。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花前同化物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随墒度随灌水量增加显著(P<0.05)降低。二次曲线拟合表明,灌水量为371 mm时可取得7 450 kg·hm-2的高产,灌溉频率约每7 d灌1次是本地区春小麦的最佳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50.
利用敦煌市1983—2012年棉花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不同播种期棉花的生育天数的变化以及棉花在不同阶段生育天数、气温、光照条件的差异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构建了产量与生育天数、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播种日期的迟早主要影响播种出苗期和苗期的生育天数,播种越迟,这两个阶段的天数越短。各发育阶段天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棉花的品质与产量,其中蕾期天数与吐絮期天数相关较好,蕾期天数短,吐絮期天数长,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近30 a来,日平均和总日照时数均有所增加,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2 h·10a-1和96.14 h·10a-1;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达0.29 ℃·10a-1,近代气候光热条件的变化对喜热植物棉花是十分有利的。在不同生育阶段,棉花对光热条件的需求各异,如吐絮期的日照时数越多、气温越高,则越容易获得高产。根据早熟及抗病为主的品种对发育天数和光热条件的需求,结合当地气候,合理确定播种期,科学地利用气候因子对棉花各生育期的影响,是实现棉花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