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5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申浩  吴卫  潘红梅  李敏 《中国药房》2012,(31):2961-2964
目的:观察不同居群野生半夏的生长节律,比较其不同居群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为川半夏的引种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来源于四川主产区和部分省外的野生半夏种质共12份,引种于四川雅安,在生育期内详细考察各居群出苗、开花抽薹、珠芽产生情况;收获后考察各自的增殖率和增重率,并测定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不同居群半夏的生长节律基本表现一致;增殖率、增重率和可溶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生物碱和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大。采自四川渠县的S07-28居群产量和品质较优,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川半夏的引种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2.
蓝云龙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6):1195-1198
目的 研究不同种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主要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黄酮类成分量及产量变化规律,综合多因素评价鱼腥草种源质量,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基础。方法 测定23个种源的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和黄酮类成分量,并对种源与产量的变异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种源鱼腥草甲基正壬酮、黄酮类成分的量及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鱼腥草挥发油类物质除与形态特征存在显著相关性外,还有地理变异规律,总量呈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增加的经、纬双向变异。而黄酮类成分除少数呈经向变异外其他均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结论 通过对23个鱼腥草种源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物质、黄酮类成分以及产量等因素研究结果,黄酮类成分总量以植株较矮的鱼腥草为优,其中以浙江长兴种源最高,浙江嵊州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山茱萸中锌元素与其产量及品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山茱萸叶片中锌元素含量,HPLC法测定果实中马钱苷与熊果酸含量.结果:高产山茱萸叶片中锌元素含量高于低产,在8月初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10月初与马钱苷及熊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低产山茱萸叶片锌含量在9月初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指导药农在山茱萸果实不同成熟期,喷施锌肥,调节源库平衡,为提高山茱萸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4.
云南重楼种苗分级栽培生长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云南重楼种苗分级栽培对云南重楼生长的影响。方法:对云南重楼不同分级种苗种植3年后的根状茎大小、存活率、根状茎增重、小区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优选出最佳的种苗分级。结论:最适宜的云南重楼种苗根状茎为10g左右,种植3年增重倍数可达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5.
微肥配比对附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意  陈兴福  杨文钰  舒光明  刘莎  夏燕莉 《中草药》2011,42(5):1000-1006
目的研究微肥配比对附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毛茛科植物乌头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设计,研究不同的锌、硼、铁、锰配比下附子的生长及产量状况。结果锌、硼、铁、锰配比为4∶1∶1∶2是促进附子生长和提高附子产量的最佳配比。该配比条件下,附子的株高和叶干质量较对照有所降低,茎粗、须根数、须根长、子根体积及茎、须根、母根干质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肥料配比,其中须根和母根干质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24.5%和25.9%。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附子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而须根、母根干质量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从促进营养器官生长而提高附子产量的角度来说,锌、硼、铁、锰(4∶1∶1∶2)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0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盾叶薯蓣产量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大田条件下,研究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盾叶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及根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施肥方法,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施用萘乙酸、多效唑、烯效唑和2,4-D均可大大提高盾叶薯蓣根茎产量,但对于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较小。对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2,4-D〉膨大素〉NAA〉稀效唑〉多效唑:对盾叶薯蓣根茎产量的影响,2,4-D〉NAA〉多效唑〉稀效唑〉膨大素。结论喷施一定浓度的2,4-D,对优质、高产盾叶薯蓣的栽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三种设计方案考察了白色念珠菌URM3622胞外分泌生产胶原酶的培养条件。首先进行26—2部分因子试验,结果表明转速和底物浓度对胶原酶的产量影响显著。根据以上结果,又设计了两次连续的23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pH7.0、转速160r/min、底物浓度2%条件下培养白色念珠菌,发酵所得胶原酶活性最高。在pH8.2、45℃的环境中,胶原酶活性最大。所获胶原酶在pH7.2~8.2及28~45℃范围内稳定。  相似文献   
108.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5):527-532
目的 为提高青霉素菌渣厌氧消化性能。方法 在(35±2)℃,采用批式发酵工艺,在不同有机负荷菌渣中添加不同量生物炭进行厌氧消化。结果 添加生物炭,在有机负荷为2%VS和3%VS时,沼气产量比对照提高42.8%以上,甲烷含量比对照提前3~5d达到峰值,恢复pH值至7.0以上的时间明显缩短,VFA下降速度增快,氨氮浓度均在2500mg/L以下,VS去除率提高20%以上。有机负荷为4%VS时,沼气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75.2%,但系统仍未正常运行。未添加生物炭,有机负荷为3% VS和4%VS时,发酵系统酸化,没有启动成功。结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开发回旋加速器双束流技术生产放射性核素。方法:在回旋加速器备用靶位上安装新靶,同时安装配套的管路系统和电子元件,连接电子线路,采用双束流技术生产放射性核素并进行化学合成,产品活度经活度计测定。结果:采用双靶双束流技术可进行核素生产,一次生产量约为单靶一次生产量的2倍。结论:双束流技术显著提高了回旋加速器一次生产放射性核素的产量,满足了临床PET/CT检查对药物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0.
摘要:WAP-8294A是从Lysobacter sp.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环状脂肽类抗生素。其主要产物WAP-8294A2(lotilibcin)对耐甲氧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强抑制活性,该类化合物通过选择性识别存在于革兰阳性细菌细胞质膜中的甲基萘醌(MK), 破坏细胞膜来杀死细胞,但其低产量限制了工业化生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WAP-8294A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该类 化合物的起源及生物合成;活性靶点及其构效关系;产量提高策略。为后续探索WAP-8294A类抗生素大规模生产的最适条件及 设计其高活性衍生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