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78篇
  免费   2509篇
  国内免费   1155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42篇
基础医学   809篇
口腔科学   136篇
临床医学   2207篇
内科学   1673篇
皮肤病学   233篇
神经病学   260篇
特种医学   5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863篇
综合类   8317篇
预防医学   1244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9093篇
  38篇
中国医学   14425篇
肿瘤学   290篇
  2024年   357篇
  2023年   1249篇
  2022年   918篇
  2021年   1238篇
  2020年   1104篇
  2019年   1372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1283篇
  2016年   1311篇
  2015年   1507篇
  2014年   2431篇
  2013年   2230篇
  2012年   2672篇
  2011年   2911篇
  2010年   2505篇
  2009年   2329篇
  2008年   2299篇
  2007年   2042篇
  2006年   1845篇
  2005年   1721篇
  2004年   1397篇
  2003年   1293篇
  2002年   951篇
  2001年   745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韩述岭 《山东医药》2010,50(6):53-54
目的观察肝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外周血血清颗粒酶B(GB)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56例肝移植受者,其中46例未出现排斥反应(A组),10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B组)。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30d内外周血清的GB mRNA。同时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结果B组患者出现排斥反应后外周血清GB mRNA与排斥前和A组患者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1)。B组患者外周血清GB mRNA上升时间早于血肝功能酶ALT、AST升高2d。结论肝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外周血清的GB mRNA表达升高。GB mRNA可作为预测和诊断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2.
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丙基硫氧嘧啶(PTU)组、PTU+T4组,造模8周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神经颗粒素(Ng)表达,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小鼠海马区Ng表达降低,用T4治疗可使之恢复,提示海马内Ng减少可能是成年期甲减雄性小鼠认知功能受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方法 从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两地区随机抽取钉螺各6 0只,分别对钉螺壳形态数量性状进行测量,计算各数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CV)、组间变异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结果 CV以外唇缘厚度变异最大,肋壳钉螺达到了2 0 .5 7% ,光壳钉螺为14 .14 % ,其次是次螺层长度,分别12 .98%和11.4 9% ;肋壳钉螺有近四分之三的性状指标CV大于光壳钉螺的,且平均CV9.35 %也大于光壳钉螺的7.83% ;肋壳钉螺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 4 1,高于光壳钉螺的1.2 2 0 ;当样本量<30 ,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极不可靠,随着样本量的增加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也增加,当样本量>5 5时,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趋于稳定。结论 在湖北钉螺形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中,每个钉螺种群以分析不少于5 5个钉螺标本为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2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设计合成GRA2引物,运用PCR方法扩增其基因片段,经克隆至pMDl8-T载体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而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GRA2。脂质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HFF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GRA2的表达情况。结果PCR扩增GRA2基因序列正确,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GRA2经PCR、EcoRⅠ/HindⅢ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转染GRA2基因的细胞,RT—PCR可见目的条带。结论成功获得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GRA2,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疫苗的免疫保护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老年人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4周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做心电图、Holter、血尿常规、肝肾功能1次。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3.33%,显效率53.33%;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67%,显效率为51.67%,两组心电图疗效相近(P>0.05)。Holter改变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显效率为3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显效率为31.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显效率为5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效率为41.67%。结论稳心颗粒抗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与心律平相当,还可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96.
慢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较少遇见,其中的少见表型和变异型更是罕见。现报告1例CD4+CD8-的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由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转化的T-幼淋白血病,结合文献就其诊治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97.
江洪  董素芹  刘学云 《山东医药》2008,48(24):27-27
2007年1~9月,我院对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子宫动脉MTX注入及明胶海绵颗粒书栓塞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PUBMED、MEDLINE、AMED、CINAHL、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8月15日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研究。应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比值比(OR)为3.85,95%可信区间(CI)(2.2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治愈率OR为2.35,95%CI(1.09,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研究未报道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较低,研究的数量和样本量均较小,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神经肽Y(NP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厌食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予以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健胃消食药和葡萄糖酸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0 g/次,2次/d,温开水冲服。疗程为6周。对照组患儿除不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外余治疗基本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观察组:(45.53±7.82)pg/m L,(10.24±2.74)mmol/L;对照组:(37.39±7.53)pg/m L,(8.19±2.13)mmol/L]较治疗前[观察组:(32.17±5.18)pg/m L,(6.82±1.76)mmol/L;对照组:(32.79±4.23)pg/m L,(7.03±1.54)mmol/L]明显上升(t=2.89、3.12、2.31、2.45,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19、2.24,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6.74%)更佳(χ2=4.44,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较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儿的食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胃铋镁颗粒对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患者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2013年4~9月住院及首次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46例),每组各脱落2例。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胃铋镁颗粒,1袋/次,3次/d,疗程3个月。用药1、3个月后复查三大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血肝肾功能,用药3个月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服药后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5.4%、39.6%,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8.2%、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铋镁颗粒对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造成的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