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090篇
  免费   5407篇
  国内免费   2016篇
耳鼻咽喉   224篇
儿科学   689篇
妇产科学   885篇
基础医学   1742篇
口腔科学   812篇
临床医学   21834篇
内科学   8749篇
皮肤病学   705篇
神经病学   1264篇
特种医学   29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9篇
外科学   5403篇
综合类   47052篇
预防医学   32022篇
眼科学   709篇
药学   47437篇
  172篇
中国医学   15407篇
肿瘤学   2242篇
  2024年   642篇
  2023年   2523篇
  2022年   2110篇
  2021年   2923篇
  2020年   2907篇
  2019年   2512篇
  2018年   1439篇
  2017年   3039篇
  2016年   3117篇
  2015年   4087篇
  2014年   8939篇
  2013年   9494篇
  2012年   12109篇
  2011年   12960篇
  2010年   12266篇
  2009年   11126篇
  2008年   13178篇
  2007年   10822篇
  2006年   8944篇
  2005年   10305篇
  2004年   11004篇
  2003年   10018篇
  2002年   7814篇
  2001年   5754篇
  2000年   4215篇
  1999年   3129篇
  1998年   2718篇
  1997年   2270篇
  1996年   1854篇
  1995年   1708篇
  1994年   1246篇
  1993年   817篇
  1992年   690篇
  1991年   576篇
  1990年   488篇
  1989年   54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张明  杨洋  白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3132-3135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抗震颤麻痹药物的应用情况与用药趋势。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抗震颤麻痹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普拉克索、多巴丝肼和恩他卡朋的用药金额始终处于前3位,普拉克索的用药金额逐渐上升,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的用药金额逐渐下降;DDDs排序列前2位的是多巴丝肼和司来吉兰,多巴丝肼的DDDs逐年上升,一直处于第1位;2015-2016年各种抗震颤麻痹药物的DDC较为稳定,2016-2017年各种抗震颤麻痹药物的DDC开始略有下降;除普拉克索和恩他卡朋的B/A始终小于1.00,其他抗震颤麻痹药物的B/A均在1.00以上波动。结论 解放军总医院抗震颤麻痹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其中多巴丝肼、普拉克索和司来吉兰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类药品在预防、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情况,试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热性惊厥(FS)患儿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情况和治疗费用。结果: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单纯型热性惊厥(S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92.4%,复杂型热性惊厥(complicated feverseizures,C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100%。主要使用药物为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与地西泮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率、治疗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地西泮较苯巴比妥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92.4%的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预防用药率偏高,止惊、预防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3.
《抗感染药学》2016,(6):1224-1227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及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麻醉药品处方,归纳和分析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的原因。结果:医院麻醉药品用药基本合理,但在用法用量上仍存在问题,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结论: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遵循三阶梯原则合理使用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我院西药房2012-2014年妇科外用药物使用频率、金额及日均费用,为临床应用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度我院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处方,统计计算妇科外用药物金额、不同药理作用药物金额及妇科外用药DDDs。结果与2012年比较,2013年外用药物金额明显增加(P0.05),与2013年相比,2014年药物金额明显下降(P0.05);用药金额、DDDs前10位药物变化小,主要为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结论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的常用药物为抗菌药物与抗真菌药物,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安全核查单在药物流产患者用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妇科594例药物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安全核查单进行用药管理,观察两组流产结果、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用药错误率。结果:用药流产后,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错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药物流产患者在其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核查单,能够规范患者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与完全流产率,取得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着患者们的生活质量。张立平教授认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证属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当从调理中焦-脾胃肝为切入点,强调"脾胃为本""中焦一体"的治疗思路,总结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两个证型,临证时以培土达木为基本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8.
69.
70.
目的 调查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江岸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6岁儿童,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样本量,WS-RT-3型幼儿智能体检仪测量儿童身高及体重,参照“WHO 0~7岁儿童身高体重评价标准”计算儿童肥胖度(fat, F),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儿童出生情况、适应性行为、饮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父母是否肥胖、家庭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肥胖危害的了解程度、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因素;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调查江岸区600名学龄前儿童,其中单纯性肥胖占比14.17%(85例);不同性别(χ2=7.638,P=0.177)、不同年龄(χ2=12.500,P=0.641)的学龄前儿童的肥胖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组(包括轻度、中度及重度肥胖)与对照组(包括消瘦、正常、超重儿童)在出生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辅食时间、儿童食欲、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及父母对肥胖危害的了解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体重、适应能力商数(adaptability quotient,ADQ)分级、高脂高热量进食情况、甜食进食情况、进餐速度、户外活动时间、父或(和)母肥胖、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出生体重偏重(OR=1.984)、ADQ分级轻度缺损(OR=1.738)、进餐速度快(OR=3.007)、户外活动时间短(OR=2.061)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略有了解或不了解(OR=1.652)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重视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针对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重视出生体重为4.0 kg~及父或(和)母肥胖儿童的单纯性肥胖风险,并积极提升儿童适应性行为,规范进餐速度,延长户外活动时间,提升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