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95篇
  免费   9624篇
  国内免费   5887篇
耳鼻咽喉   1519篇
儿科学   1057篇
妇产科学   1174篇
基础医学   7677篇
口腔科学   2420篇
临床医学   23220篇
内科学   8866篇
皮肤病学   2605篇
神经病学   1937篇
特种医学   4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6篇
外科学   7999篇
综合类   49826篇
预防医学   17159篇
眼科学   1562篇
药学   28193篇
  181篇
中国医学   43564篇
肿瘤学   4280篇
  2024年   1352篇
  2023年   4573篇
  2022年   3780篇
  2021年   4620篇
  2020年   4174篇
  2019年   4399篇
  2018年   2275篇
  2017年   3928篇
  2016年   4385篇
  2015年   5290篇
  2014年   8442篇
  2013年   8235篇
  2012年   10550篇
  2011年   11598篇
  2010年   10625篇
  2009年   10040篇
  2008年   11491篇
  2007年   10634篇
  2006年   9427篇
  2005年   10385篇
  2004年   9282篇
  2003年   10621篇
  2002年   8213篇
  2001年   6691篇
  2000年   5389篇
  1999年   4225篇
  1998年   3713篇
  1997年   3589篇
  1996年   2952篇
  1995年   2775篇
  1994年   2194篇
  1993年   1413篇
  1992年   1317篇
  1991年   1402篇
  1990年   1152篇
  1989年   1323篇
  1988年   342篇
  1987年   261篇
  1986年   213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方旋  胡东来  孙志南 《新中医》2021,53(21):151-15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对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120 例肛周脓肿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行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加用清热解毒方坐浴治疗。比较2 组中医症状评分、渗液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肉芽组织生长评分,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肛门肿痛、夜寐不安、恶寒发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等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渗液评分、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渗液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临床症状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加快患儿伤口愈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2.
儿童心脏移植是治疗年龄18岁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1967年美国Adrian Katrowitz实施第一例儿童心脏移植,近五年全球80家单位每年开展500例左右。中国儿童心脏移植起步晚、发展慢。自1995年开展第一例儿童心脏移植以来,目前国内已登记病例超过130例。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心脏移植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针对儿童心脏移植受者选择及常用术式的操作要点、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的特殊操作,制订《中国儿童心脏移植适操作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分布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入住梅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的62例确诊为SSSS患儿进行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儿中发热26例,心肌酶谱异常33例,白细胞升高46例;62例患儿中送检标本58例,共分离出病原菌36株,其中金葡菌27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中间葡萄球菌2株,溶血性链球菌2株,杂菌2株。对36株病原菌行药敏分析,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100%)、左氧氟沙星(94.4%)、呋喃妥英(91.7%)、头孢唑啉(86.1%)。结论:62例SSSS患儿以金葡菌感染为主,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菌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初步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重性抑郁障碍(M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17例首发MDD患者治疗前后及17名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GSK-3β、丝氨酸-9磷酸化GSK-3β(p-Ser9-GSK-3β)的蛋白水平及差异。结果 1患者组治疗前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8,P<0.05);经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后,GSK-3β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t=-2.176,P<0.05);治疗后的GSK-3β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2,P>0.05)。2患者治疗前p-Ser9-GSK-3β的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t=4.676,P<0.01);经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后,p-Ser9-GSK-3β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增加(t=3.892,P<0.01);治疗后p-Ser9-GSK-3β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5,P<0.01)。结论 GSK-3β可能参与了MDD的发生及发展;氟西汀分散片可通过磷酸化GSK-3β使其失活,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了解2013-2017年盐城市流感样病例(ILI)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7年盐城市ILI及实验室检测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报告ILI 62 999例,各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每年均存在冬春季(第1~10周)和夏秋季(第30~36周)两个流行高峰,2013年和2015年秋季流行高峰较为明显。ILI发病人群以<15岁婴幼儿及儿童为主(占88.8%),各年度年龄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行毒株以甲H1N1型、乙型和甲H3型中的两型交替出现为主。ILI标本阳性率为8.14%,其中甲H1N1占29.85%,季H3占38.20%,B型占30.69%,病毒阳性率峰值与ILI%高峰存在正相关(r=0.562,P <0.001)。≥60岁龄组阳性率(11.62%)高于5~岁组(7.75%)、15~岁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流感核酸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ILI暴发疫情共报告25起,主要集中在2017年(14起)、2016年(7起),其中2017年以乙型为主,2016年以季H3型为主。结论 ILI流行时间分布与病毒阳性率趋势一致,流感病毒流行毒株存在年度变异,建议发病高峰期对中小学及托幼机构、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膏联合锁定钢板用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入路治疗同时应用活血化瘀药膏。观察两组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2.6%,治疗组肩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治疗组患者疼痛、肿胀程度以及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选取活血化瘀药联合锁定钢板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基于唾液SIgA免疫防御功能观察开雍刺血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免疫机制。为开雍刺血法治疗喉源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符合条件的70例患者分为开雍刺血法组(治疗组)和苏黄止咳胶囊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开雍刺血法治疗,7 d行1次治疗,2~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疗程为21 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以及唾液SIgA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喉源性咳嗽均有效,且两组治疗后唾液SIgA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唾液SIgA差值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以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雍刺血法能快速显著缓解或消除喉源性咳嗽的症状,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唾液SIgA的水平,提升患者免疫力,该方法治疗喉源性咳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