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06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328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67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3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5449篇
预防医学   894篇
眼科学   8562篇
药学   2167篇
  35篇
中国医学   100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923篇
  2013年   949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195篇
  2010年   1181篇
  2009年   1211篇
  2008年   1112篇
  2007年   1065篇
  2006年   1038篇
  2005年   984篇
  2004年   901篇
  2003年   1032篇
  2002年   757篇
  2001年   771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对上、下方盘沿宽度的影响,探讨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评价眼底照片清晰、视盘血管主干位置明确的视盘459例,其中大视盘131例,中视盘145例,横椭圆形视盘75例,小视盘108例。应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类视盘的血管偏上组、血管偏下组的上、下方盘沿宽度的差异;比较上方盘沿窄组和下方盘沿窄组的血管位置的差异。结果总体及大视盘、小视盘的血管偏上组的盘沿比(0.467±0.051,0.445±0.040,0.508±0.056)较血管偏下组的盘沿比(0.500±0.066,0.474±0.062,0.546±0.048)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5,P=0.018,P值均<0.05);总体及大视盘、小视盘的上方盘沿窄组的血管比(0.510±0.051,0.508±0.055,0.512±0.036)较下方盘沿窄组的血管比(0.528±0.045,0.533±0.048,0.534±0.045)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6,P=0.022,P值均<0.05)。结论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偏向侧的盘沿较窄,视盘血管主干位置远离侧的盘沿较宽。大视盘、中视盘、横视盘出现盘沿下方窄、上方宽,血管主干位置偏上,小视盘盘沿上方窄、下方宽,血管主干位置偏下,提示青光眼视神经改变。(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18-121)  相似文献   
82.
刘畅  胡毅倩  徐承慧  祝肇荣 《眼科研究》2007,25(10):778-781
目的研究Moorfields回归分析(MRA)及多变量区别分析(MDA)的2个指标FSM和RB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能力,及MRA在视盘整体和视盘分区间的差异。方法对23例正常人(26眼)、26例可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2眼)和21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1眼)进行HRT-Ⅱ和OCTOPUS视野计G2-TOP程序两项检查。结果视盘整体MRA、FSM、RB与视野缺损指数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0.565、-0.716(P<0.01),且3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视盘面积增大,MRA、FSM和RB特异性均下降。可疑组中视盘分区MRA与视野检查一致率均高于整体,一致率最高分区为颞下(78.13%)。各分区中MRA敏感性、特异性最高的分区为颞上和颞下。结论MRA和MDA检测开角型青光眼能力较强,且与视野检查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应用于大视盘分析时须谨慎下结论。  相似文献   
83.
青光眼是严重危害视力的一种眼病。为了使患者既能恢复视力,又能安全渡过手术期,笔者对2001年6月~2006年12月抗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4.
吴振中  李毅 《眼科研究》1989,7(4):193-196
视野面积的数字化,对于精确定量分析视野范围变化,早期发现青光眼视野损害是很有意义的。国外研究者对视野面积数字化方法的研究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过去,一直用手工面积求积仪测算视野面积,精确度不够高,影响因素较多,误差范围较大。最近,国外设计制造出的电脑控制视野面积测算系统和我校引进的IBM电子计算机数字图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用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54例(54眼),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前房形成情况,随访3~24个月。结果54眼分别于术后3~15d拆除可调整缝线,术后发生浅前房3眼,发生率5.56%,眼压在18mmHg以下者52眼,控制率96.30%。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既可避免术后早期滤过过强、眼压过低引起的并发症,又可安全的改善滤过,减少滤过区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
绝对期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活体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青光眼是多因素疾病,但最终均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变性和视神经的损害。Quigiey等的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丢失40%左右将出现临床可检测的视野损害。然而,临床绝对期青光眼视功能完全丧失时RGC是否完全丧失?本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OCT)对绝对期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进行了定量观察,以间接了解RGC在绝对期青光眼患者的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87.
慢性眼内压升高对视盘的有害效应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急性眼内压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确定。白内障摘除、青光眼手术、行气液交换的玻璃体切割术及激光小梁成型术等都曾经有报导显示与术后早期眼内压峰值变化相关。经过对眼内压峰值相关实验及临床数据的观察,研究者对其性质与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临床上的指导方针。一、与眼内压峰值损伤机制相关的两个方面1.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调节即压力对局部血流造成的效应,对眼部而言指眼循环在无灌注压变化的情况下维持通常血液流动的能力。Porsaa[1]于1941年第一个报导视网膜血液流动的自我调节,发…  相似文献   
88.
89.
李淑芳 《广东医学》2006,27(4):485-485
患者,男,72岁。左眼20年前在外院行白内障针拔术;2年前出现左眼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左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后左眼疼痛稍缓解,仍视物不清,建议患者行左眼晶状体摘除+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拒绝手术。近一年来左眼反复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完全丧失,1个月前左眼突然有液体流出,痛症明显减轻,到我院门诊就诊,于2005年9月13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125I板放射治疗后与脂质渗出相关的因素。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139例用^125I板放射治疗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连续患者的病历记录,脂质渗出作为主要的测量结果。结果:19例患者检出有脂质渗出(13.7%),从放射治疗到脂质渗出的平均时间为10个月(极差3~23个月)。脂质渗出与患者年龄较低(P=0.0002)、低密度脂蛋白增加(P=0.004)、高密度脂蛋白减少(P=0.026)、肿瘤体积增加(P=0.024)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P=0.016)相关。脂质渗出患者伴有视力差(P〈0.0001)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增加(P=0.01)。结论:葡萄膜黑色素瘤^125I板放射治疗后的脂质渗出与眼部预后差相关。脂质渗出相关的因素与辐射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完全不同,这些因素为治疗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