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390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100篇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46例隐睾患儿,行手术治疗。结果隐睾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隐睾治疗,重点强调早期手术。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采用阴囊肉膜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方法:本组选自2008年6月~2012年10月收入院的隐睾患儿58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4.3岁,病变部位右侧35例,左侧20例,双侧3例,临床类型:腹股沟管型55例,管外型3例,并发明显腹股沟斜疝5例,鞘膜积液4例.术前曾用激素治疗10例,上述58例患儿均采用阴囊肉膜固定手术方式治疗。结果:对58例患儿术后均进行随访,术后阴囊发育且睾丸有较明显增大,睾丸完全位于阴囊内有48例;术后阴囊发育良好,睾丸位于阴囊内但大小无明显变化有8例;术后睾丸发生萎缩有2例。结论:采用阴囊肉膜固定术治疗隐睾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高位隐睾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患儿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对照组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位隐睾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影响生殖健康的出生缺陷如隐睾、尿道下裂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人们围绕此现象做了大量研究,但病因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儿童生殖健康常见疾病的诊疗现状分析,发现大部分此类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家长所忽视,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成年不育的发生。因此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做好宣教工作,敦促家长及时带患儿就诊,可有效减少成年不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UPR关键基因在氟他胺致小鼠隐睾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ICR小鼠受孕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于孕11d(gestational day 11,GD11)~GD18,每天经口给予实验组孕鼠混悬于玉米油中的氟他胺50 mg/(kg·d)[8 ml/(kg·d)],对照组孕鼠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分别于子鼠出生后第60天随机取实验组子鼠隐睾、实验组子鼠“健侧”睾丸、对照组子鼠正常睾丸各10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检测UPR关键基因Grp78、Atf6、Ire1、Perk和Xbp1的表达丰度。结果 实验组小鼠隐睾中UPR关键基因Grp78、Ire1、Perk、Atf6、Xbp1的表达丰度低于“健侧”睾丸和对照组小鼠睾丸,实验组小鼠“健侧”睾丸UPR关键基因的表达丰度低于对照组小鼠正常睾丸。结论 氟他胺致小鼠隐睾模型中,UPR关键基因Grp78、Atf6、Ire1、Perk和Xbp1的表达丰度降低,推测UPR和隐睾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技术在隐睾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隐睾的患者应用高频线阵探头经腹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做出总结。结果 3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40个隐睾(有双侧者),经手术证实30个,其中1例患者恶变。30例中超声未检出位置者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隐睾的检出率极高,隐睾手术前的超声诊断和定位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大大的减少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可诱导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质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的正常来源及隐睾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比较两者体外定向分化的差异,为研究部分隐睾患儿成年后不育的原因提供具有人类遗传背景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①建立可诱导表达BMP4的正常来源及隐睾特异性iPSCs,将正常来源iPSCs作为对照组,隐睾特异性iPSCs作为隐睾组;利用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进行诱导,筛选出BMP4表达量最高的细胞株;②将外源性添加BMP4的正常来源iPSCs作为外源性添加BMP4组(外源组),将Dox内源诱导BMP4表达的正常来源iPSCs作为Dox内源诱导BMP4表达组(内源组),此两组共同作为实验组;在细胞形态和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实验组两组间BMP4因子诱导效果的差异;③通过Dox诱导BMP4的表达、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d acid,ATRA)组成的三步法诱导分化方案,逐步诱导人的正常来源及隐睾特异性iPSCs向生精细胞方向分化,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株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的差异。结果①经Dox诱导后,在正常来源及隐睾特异性iPSCs两株细胞中均可检测到BMP4表达明显升高、同时多能性基因OCT4的表达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d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的3#细胞株与隐睾组的5#细胞株在Dox诱导后BMP4表达量最高;②与外源组相比,内源组的细胞株形态变化更为均一、同步,BMP4的基因表达量更高,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在向生精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对照组及隐睾组细胞的DAZL和PRDM1的表达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隐睾组的VASA、SYCP3、ACROSIN和TEKT1的表达量于诱导d14和d21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染色结果显示:DAZL的阳性率在对照组和隐睾组细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睾组的VASA和SYCP3的阳性率于诱导d14和d21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CROSIN的阳性率于诱导d21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部分隐睾患儿成年后不育的原因提供了具有人类遗传背景的体外研究模型,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遵义市大龄儿童腹腔型隐睾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16例大龄儿童腹腔型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大龄儿童腹腔型隐睾治疗中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比开放式与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78例,其中39例行开放式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患儿纳入A组,另39例行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患儿纳入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睾丸发育状况、睾丸容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睾丸发育良好率87.18%(34/39)与A组76.92%(30/3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睾丸容积均大于术前(P<0.05),但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39),低于A组的15.38%(6/39)(P<0.05)。结论: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与开放式手术效果相当,但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