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88篇
  免费   2005篇
  国内免费   2098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632篇
妇产科学   711篇
基础医学   2017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7444篇
内科学   11231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586篇
特种医学   8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1492篇
综合类   16438篇
预防医学   4440篇
眼科学   149篇
药学   8592篇
  87篇
中国医学   4344篇
肿瘤学   358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938篇
  2022年   836篇
  2021年   1092篇
  2020年   1040篇
  2019年   1109篇
  2018年   645篇
  2017年   1096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608篇
  2014年   2818篇
  2013年   2854篇
  2012年   3811篇
  2011年   4240篇
  2010年   3892篇
  2009年   3928篇
  2008年   4148篇
  2007年   3623篇
  2006年   3327篇
  2005年   3363篇
  2004年   2862篇
  2003年   2354篇
  2002年   1643篇
  2001年   1460篇
  2000年   1062篇
  1999年   857篇
  1998年   680篇
  1997年   651篇
  1996年   530篇
  1995年   439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31.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电子线对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辐射对肝脏的早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线照射小鼠,照射剂量为1、2、4 Gy,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照射后12、48和72 h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照射剂量为1 Gy时,与对照组相比,IGF-1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IGFBP1、IGFBP4和IGF1R蛋白的表达在照射后12、48和72 h均表达减少。照射剂量为2 Gy时,IGF-1和IGFBP4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其余时间点表达减少。IGFBP1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和72 h时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3个时间点均呈现为表达减少。照射剂量4 Gy时,肝脏中IGF-1、IGFBP1和IGFBP4蛋白均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72 h时均表达减少(均为P < 0.05)。结论:电子线照射后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多以下调表达为主,与前期基因表达的结果相一致,有可能作为反映放射性工作人员早期肝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在中国成年人群中探索生命早期母乳喂养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本研究人群来源于"天津人群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人群研究。生命早期喂养方式的获得来自问卷,MS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13年最新修订的标准。在不同喂养方式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中,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最终的多元调整模型显示,男性参与者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母乳喂养组为1.00(参考组),在奶粉喂养组为1.14 (0.98, 1.33),在其它食物组为0.99 (0.74, 1.31)。女性参与者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母乳喂养组为1.00(参考组),在奶粉喂养组为1.37 (1.11, 1.68),在其它食物组为0.76 (0.47, 1.19)。结论研究发现,生命早期母乳喂养与奶粉喂养方式相比,成年后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较低。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探索生命早期的母乳喂养对成年期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机制。[营养学报,2019,41(3):236-241]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慢性和急性游泳运动对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组(90只,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从高脂组中筛选出体重上游1/3大鼠(30只)并随机分为3组:高脂安静组、高脂慢性运动组和高脂急性运动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再喂养8周,并根据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继续喂食普通饲料8周。运动干预后,取内脏脂肪组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慢性运动干预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P<0.01),急性运动对大鼠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运动干预均显著改善了机体胰岛素敏感性(P<0.05),降低了脂肪组织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运动改善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中MEK和ERK1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35.
该文探讨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24h动态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了解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及种族差异。方法:对居住新疆和田农村≥90岁的维吾尔族长寿老人110例(长寿老人组)系统调查,并抽样以65~70岁的当地维吾尔族老人122例(老人组)为对照,行24h动态血压检查,测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36.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2):1028
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为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旧金山分校、加州奥克兰儿童医院研究所等4家医院,这几年做的胰岛素抑制葡萄糖钳制试验都加起来共490例,做为测定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以在稳态血胰岛素(SSPI)情况下测出稳态时血葡萄糖浓度(SSPG)为胰岛素抵抗指标.SSPG越高,胰岛素抵抗越明显.作者在2000年以SSPG与其他多种指标比较,发现与SSPG相关最佳指标是75 g葡萄糖负荷时,2 h内多点测定胰岛素浓度联成曲线下面积(AUC)与SSPG相关系数为0.67~0.79.  相似文献   
37.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分析、总结、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对32例糖尿病足溃疡住院病人采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为主、必要时配合植皮的治疗方法进行局部创面修复。结果:32例糖尿病足溃疡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获得修复9例(占28.1%),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皮片移植12例(占37.5%),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皮瓣修复5例(占15.6%),进行截肢6例(占18.8%)。结论:及时就诊、及时采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能有效修复溃疡创面、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  相似文献   
38.
《高血压杂志》2006,14(7):587-587
“肝病会引起心血管病”,有没有搞错?是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肪肝还是脂肪肝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最近几年几个临床研究说明肝病可能是心血管病危险因子。Dialetes,2005,54:3140-3147报道633名参加者,入选时没有代谢综合征,随访5年,  相似文献   
39.
郭月琴 《临床医学》2006,26(7):84-8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它是因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以往病死率很高。自1972年Soksen等人报告用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治疗以来,病死率大大降低。国内现多采用此法,现将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0.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7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在使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糖尿病病人由于对控制血糖、饮食及监测等方面知识的欠缺,极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表现。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兴奋两方面症状,如神经错乱、行为异常和昏迷,少数重症病例可致死亡。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