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686篇
临床医学   416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1983篇
预防医学   27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88篇
  8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目的:研究Angle classⅠ、Ⅱ、Ⅲ类畸形病例上下颌牙量不调的发生率,探讨上颌侧切牙牙冠宽度变化与牙量不调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Angle classⅠ、Ⅱ、Ⅲ类畸形病例各65,68,58例,测量其上下前牙及第一磨牙间12个牙的牙量,获取不同病例的上颌侧切牙冠宽度,Bolton指数的前、全牙比率及牙量不调量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畸形病例中全牙量不调超过1.5 mm的比率为17.8%,畸形病例中68.59%上颌侧切牙冠宽于7~8.5 mm(男性),6.5~7.5 mm(女性)范围内,上颌侧切牙冠宽度于该范围外的病例中发生前或全牙量不调1.5 mm以上的比率为18.33%或25%.结论:上下颌牙量不调不是引起畸形常见原因;通过上颌侧切牙冠宽度来预测上下颌牙量不调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银川市3918名中小学生(牙合)畸形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银川地区(牙合)畸形的发病率为47.24%,汉、回、满三种主要居住民族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中以安氏Ⅰ类(牙合)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常见的(牙合)为个别牙位.11岁和17岁为(牙合)发病的两高峰期.  相似文献   
93.
上颌前牙畸形临床上多见 ,严重影响患者面容 ,临床一般采用活动矫治器矫治或固定矫治完成后的保持器保持 ,二者都需用塑料基托。由于自凝塑料或热凝塑料基托 ,在单体和牙托粉聚合反应时 ,都有一定量的残余单体缓慢释放出来 ,且因单体有毒 ,对腭部粘膜组织有刺激 ,有的患者对塑料基托过敏 ,致使腭部粘膜充血、疼痛、且异物感强 ,严重者可致使粘膜组织溃烂等症状。为减轻患者的痛苦 ,我科自1996~ 1999年 ,采用改良式无塑料基托活动矫治器 ,先后矫治上颌前牙各种牙合畸形 ,或做为固定矫治器矫治完成后的保持器共 140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  相似文献   
94.
功能调节器(FR—Ⅲ)矫治安氏Ⅲ类错He畸形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R-Ⅲ功能调节器治疗安氏Ⅲ类He畸形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对19例替牙期,恒初期的安氏Ⅲ类He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代表上下牙齿,颌骨位置关系的SNA、SNB、ANB、⊥-等数值明显改变。结论FR-Ⅲ功能调节器矫正安氏Ⅲ类He畸形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Van.Beek功能矫正器治疗安氏Ⅱ'类早期骨性( )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应用Van.Beek功能矫正器对12名10-12岁安氏Ⅱ'类骨性(牙合)患者进行治疗,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评价疗效.结果: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减小,Van.Beek功能矫正器能在水平方向产生抑制上颌骨生长,刺激下颌骨生长;在垂直方向控制上下颌骨后下旋转,压低上下前牙及伸长下磨牙的效果.结果:Van.Beek功能矫正器治疗安氏Ⅱ'类早期骨性(牙合),可产生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96.
97.
9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为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接受。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及广泛应用,其胆汁瘘、腹腔出血.胆总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已被充分认识。有一类并发症术中即造成组织损伤,但组织坏死经历一段时间方出现临床表现,我院1995年10月~2004年1月开展的1214例LC术共发生3例该类病例(最短术后5天,最长术后1月),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利用上颌前牙平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正技术 ,对 16例成人重度覆 Angle 类畸形进行矫正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均采用拔牙矫治 ,方丝弓矫正技术结合上颌前牙平面导板。对矫正前后 X线头影测量有效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方丝弓技术配合戴用活动式上颌前牙平面导板矫治后 ,后牙中性关系 ,前牙覆覆盖减小达正常。 SPee曲线曲度变平 ;U1 - SN°显著变大 ,L1 - MP、 U6 - PP显著变小 (P<0 .0 5 )。结论 成人重度覆 Angle 类畸形戴用活动式上颌前牙平面导板 ,主要是通过压低下前牙、升高上后牙达到咬合打开 ,矫正深覆深覆盖。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Ⅱ类牙合中度拥挤病例中 ,采取不拔牙矫治的应用效果。方法 多曲方丝弓矫治组 2 9例与方丝弓矫治组 2 0例对照。结果 多曲方丝弓组在开辟间隙 ,调整咬合关系以及矫治时间上都优于方丝弓矫治组。结论 在Ⅱ类牙非拔牙矫治中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