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686篇
临床医学   416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1983篇
预防医学   27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88篇
  8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比较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和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矫治第二磨牙正锁胎的疗效.方法 应用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治疗第二磨牙的正锁(牙合)12例,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治疗18例,观察两组治疗所需时间.结果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解除锁(牙合)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25.1±3.6 d和47.8±4.0 d,明显少于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所需时间(分别为42.4±6.1 d和91.3±10.9 d),经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能缩短锁(牙合)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52.
53.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Ⅱ^1的软硬组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Twinblock治疗安氏Ⅱ1前后牙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并探讨相互关系。方法对16例应用Twinblock治疗前后的912岁安氏Ⅱ1病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共测量18项硬组织和15项软组织项目,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矫治后的硬组织改变主要为SNB角的增大和ANB角的减小,提示下颌骨的生长,面角增加和颌突角减小,上前牙轻度内收和下前牙少量唇倾。软组织面凸角减小,软组织面角和Z角增加,反映出软组织侧貌突度的减小。结论对安氏Ⅱ1病例早期应用Twinblock能够产生下颌骨的骨骼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54.
向前和向后的口外力牵引只被少数口腔正畸医生应用了一段时间。但是应用快速腭开展的方法治疗牙弓横向发育不足已有明显的增多。数十年来,关于扩弓与神经肌肉包膜存在冲突的争论时剧时缓。面对形态模式的优势,许多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法的最终稳定性就生长诱导和扩弓方法两方面提出疑问。特别是关于安氏Ⅲ类He畸形基骨矢状向矫正的辩论已列入议事日程。许多的临床医生质疑安氏Ⅲ类He畸形的早期治疗,认为应该等到恒牙He期,并且倾向于进行正颌手术。对于替牙期治疗,绝大多数的正畸医生仍然会说“不”。作者面对这些正面的挑战做了如下研究:23名4—10岁的安氏Ⅲ类He畸形伴随上牙弓狭窄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应用螺旋快速扩弓器和面具式前方牵引治疗6—9个月,治疗结束2—9年分别作治疗记录。在矫治后的保持时期,大部分患儿恢复了原来的生长型。垂直向的变化有复发的趋势。作者们得出结论: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这个治疗方法仍然是可取的,甚至是对于那些后来被证实有显著的下颌生长的病例。治疗了这么多的安氏Ⅲ类He畸形患者,有一点被提出来,即伴随矫形力诱导的两阶段治疗可能是处理这些问题的途径,正如整形医生对长骨或治疗脊柱侧凸时做的骨生长诱导。把复诊的间隔时间压缩到尽可能短的想法,忽略了诱导程序的需要,故不会产生最好的诱导效果,尤其对于那些正在生长的患者。正畸医生必须认识到我们是面部骨骼的整形医生,即矫正上下颌基骨的不协调。我的临床经验证实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即如前所提:在2—3岁时开始早期治疗,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和高峰期应用生长诱导2—3个时期。长期的控制最有可能产生最佳的、最稳定的结果。一T.M.Graber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或恒牙初期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3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经过14~20个月的治疗。23例患者的下颌后缩畸形得到矫治,面型得到改善。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矫正下颌后缩畸形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56.
介绍几种治疗腰椎小关节缝的手法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王德军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刘衍滨,鞠邦宇松江机械厂职工医院高永生,刘燕飞笔者应用倒背法、旋转法、推挤法和斜扳法,对112例息有腰椎小关节缝的患者,施用其中的某一种方法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均可一次性治愈,现...  相似文献   
57.
正畸临床工作中,替牙期He非常普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医疗卫生保健意识逐步加强,加之人们对审美意识及情趣修养的不断完善,及时纠正幼年时期出现的牙胎畸形,已成为正畸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阶段的治疗目的是早期纠正已经存在或发展中的骨骼、牙槽和肌肉方面的不  相似文献   
58.
影响正畸疗效长期稳定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稳定疗效是正畸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影响正畸疗效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牙合]畸形的病因、[牙合]关系、尖牙位置、牙周组织情况、牙移动方式、第三磨牙及保持情况等。本文就有关影响正畸疗效长期稳定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最佳矫治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寻前牵矫治器对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患者的最佳矫治时机.方法:选取45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即3~6岁组、7~10岁组、11~13岁组,每组各15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上述3个试验组的患者均产生了一定的矫治效果;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旋,前牙反(牙合)纠正、覆合覆盖达正常、磨牙关系达中性关系;3组研究对象对比显示年龄最小的3~6岁组相对后两组具有更短的治疗时间(3.8±0.4)个月、更多的骨骼改变(69.5%)、更少的牙齿改变(31.5%)以及更少的副作用等优点(P<0.05);11~13岁组相对前两组治疗时间较长(9±0.5)个月、骨骼改变较少(59.5%)牙齿的代偿性改变较多(41.0%,P<0.05).结论: 前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矫治时机的选择在3~6岁组比7~10岁组效果好;7~10岁组比11~13岁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畸形的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通过A点的前移,下磨牙的直立和远中移动使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明显改善。下前牙舌向移动和升高,平面变平。结论:MEAW可以有效矫治恒牙初期轻、中度骨性Ⅲ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