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93篇
  免费   4752篇
  国内免费   3822篇
耳鼻咽喉   257篇
儿科学   941篇
妇产科学   667篇
基础医学   4946篇
口腔科学   479篇
临床医学   11421篇
内科学   7377篇
皮肤病学   638篇
神经病学   1432篇
特种医学   22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89篇
综合类   24947篇
预防医学   5883篇
眼科学   578篇
药学   14031篇
  110篇
中国医学   10493篇
肿瘤学   2712篇
  2024年   793篇
  2023年   2583篇
  2022年   2218篇
  2021年   2505篇
  2020年   2253篇
  2019年   2406篇
  2018年   1381篇
  2017年   2132篇
  2016年   2455篇
  2015年   2629篇
  2014年   4026篇
  2013年   3910篇
  2012年   4780篇
  2011年   5084篇
  2010年   4858篇
  2009年   4785篇
  2008年   5034篇
  2007年   4680篇
  2006年   4390篇
  2005年   4856篇
  2004年   3777篇
  2003年   4213篇
  2002年   3144篇
  2001年   2838篇
  2000年   1953篇
  1999年   1661篇
  1998年   1451篇
  1997年   1162篇
  1996年   1012篇
  1995年   840篇
  1994年   652篇
  1993年   403篇
  1992年   353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263篇
  1989年   286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丹酚酸B对缺血小鼠脑能量代谢和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探讨丹酚酸B(SalB)对缺血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其对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将NIH小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SalB治疗组和尼莫地平(Nim)治疗组,测定缺血30 min时脑组织能荷(EC)、磷酸肌酸(PCr)、ATP酶活性、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以及脑含水量。结果:SalB治疗组EC(0.520±0.034)和PCr[(98.344±13.249)μmol/g]的含量、Na+-K+-ATPase[(0.593±0.013)×103 U/g]和Ca2+-ATPase[(0.484±0.053)×103 U/g]的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EC(0.465±0.037)、PCr[(81.614±9.919)μmol/g]的含量、Na+-K+-ATPase[(0.244±0.065)×103 U/g]和Ca2+-ATPase[(0.321±0.086)×103 U/g] 的活性,2者相比显著差异(P<0.01);而SalB治疗组Glu[(0.405±0.110)μmol/g]和Asp[(0.141±0.020)μmol/g]的含量和脑含水量[(38.1±0.1)%] 则明显低于缺血组Glu[(0.550±0.140)μmol/g]、Asp[(0.287±0.050)μmol/g]的含量和脑含水量[(44.1±0.1)%],2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增强脑组织能量代谢和ATP酶活性,并降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可能是SalB减轻小鼠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2.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7-2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构建B7-2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将B7-2和lacZ基因分别转染小鼠肝癌细胞Hepal-6,并在不同时相检测B7-2和lacZ基因的表达水平,建立小鼠肝癌肿瘤模型,在小鼠体内观察B7-2基因转染对小鼠肝癌免疫原性的影响。成功地构建了B7-2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用B7-2及lacZ重组腺病毒分别转染小鼠肝癌细胞,转染后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21-羟化酶CYP21B基因中Ile~(172)→Asn错义突变的发生率,根据放大受阻突变体系(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ystem,ARMS)的要求,设计了3种引物:5'd(TTGGGAGACTACTCCCTGCTCT)3'(共同引物)、5'd(AGGTGAGGTAACAGA)3'(正常引物)、5'd(AGGTGAGGTAACAGT)3'(突变引物),在7例患儿中进行了检测,发现具有本突变者3例。对其中一例进行的家系分析,结果提示:这组引物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不需使用同位素就能对具有Ile~(172)→Asn变异的高危家庭成员作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人鸟苷结合蛋白1(hGBP-1)真核表达质粒,观察hGBP-1体外对柯萨奇病毒B3(CVB3)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方法长链RT-PCR扩增全长hGBP-1编码区基因,克隆到pCR2.1TA克隆载体,再亚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HepG2细胞和Hela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GBP-1的表达。然后分别观察转染细胞中hGBP-1对HBV体外复制子pHBV1.3和CVB3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共转染HepG2细胞培养L清HBsAg、HBeAg水平;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HBVDNA复制中间体。TCID50试验检测Hela细胞培养物中CVB3感染量。结果成功构建hGBP-1真核表达质粒,能在HepG2细胞和HeLa细胞进行高效表达。该质粒与pHBV1.3共转染HepG2细胞,不能抑制HBV复制,HBsAg、HBeAg及HBV DNA复制中间体水平与对照相比都无明显变化。转染质粒在HeLa细胞上对CVB3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VB3感染量显著降低,尤其在低剂量病毒攻击时能完全抑制CVB3复制。结论hGBP-1可能在IFN介导的抗CVB3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995.
人细小病毒B19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微小病毒B19(HPV B19)是细小病毒属中唯一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传染性红斑、关节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胎儿水肿及流产,对某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B19病毒感染甚至是致命的。B19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建立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对B19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拟对B19病毒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Ⅱ型A、B亚单位,并鉴定其免疫学功能.方法 从EHECO157:H7基因组中克隆编码Stx Ⅱ型A、B亚单位的基因,经测序、酶切后,导入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Topl0F',经诱导、纯化得到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A和GST-B融合蛋白.分别用A、B亚单位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免血清,观察A、B亚单位血清对小鼠进行毒素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 Stx Ⅱ型A、B亚单位的GST融合蛋白获得高效表达并纯化;A、B亚单位的高免血清可以保护小鼠对致死量毒素的攻击.结论 Stx Ⅱ型A、B亚单位蛋白可以作为EHEC O157:H7疫苗的候选分子,同时针对A、B亚单位蛋白的中和单抗可以对易感人群起到紧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NF -κB“decoy”寡核苷酸 (ODNs)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的TNF -α和IL - 6表达的影响 ,探讨F -κB“decoy”寡核苷酸防治LPS诱导急性炎性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接种于 6孔板中 ,4× 10 5个细胞/孔 ,37℃、5 %CO2 培养过夜 ,待细胞汇合至 80 % ,用无血清、无抗生素 16 4 0培养液洗涤细胞两次后随机分为 4组。内毒素刺激组 :用含 1mg/LLPS的培养液刺激 ,不加治疗 ;NODN治疗组 :用含 1mg/LLPS的培养液刺激 3h ,然后用脂质体介导 1μmol/L(终浓度 )NF -κB“decoy”ODNs治疗 ;SO…  相似文献   
998.
协同刺激分子B7-H2对致敏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细胞的激活对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至关重要。T淋巴细胞的激活除了依赖识别信号外,还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1999年Hutloff等发现了诱导性协同刺激因子(induciblecostimulator,ICOS) ,不久B7同源蛋白2(B7homolog2 ,B7 H2 )被认定为ICOS的配体〔1,2〕。本文旨在探讨ICOS/B7 H2协同刺激信号对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哮喘模型的建立: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于第1天、第14天腹腔注射0 .1ml以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硝酸酯类和他汀类等一氧化氮(NO)供体的抗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的作用及其特点和机制。方法用TCID50和空斑形成实验测定CVB3的毒力;MTT法确定NO供体药物的无毒性浓度;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实验和空斑形成抑制实验分析NO供体药物对CVB3在HeLa细胞和ECV.304细胞中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分析硝酸甘油(GRIN)不同给药次数、NO浓度变化以及NO浓度与GTN对CVB3抑制效应间的相关性。结果硝酸酯类药物GTN、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抑制CVB3所致的CPE及空斑形成(P〈0.05),他汀类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均未显示抑制CVB3所致的CPE(P〉0.05);CVB3接种前预先与GTN作用、CVB3接种同时加入GTN两种条件下CPE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B3攻击后多次给予GTN的组间CPE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VB3攻击前不同时间点给予GTN的组间CPE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浓度与不同时间点给予GrIN的CPE抑制结果呈正相关(r=0.97,P〈0.01)。结论NO供体类药物硝酸酯类具有明确的抗CVB3感染作用,其抗CVB3增殖的作用与NO浓度呈正相关;他汀类药物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抗CVB3增殖作用,原因可能是细胞类型与他汀不匹配。  相似文献   
1000.
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兰州地区20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分型,并与西北、北方和南方汉族、西北回族、维吾尔族和藏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兰州汉族人群中HLA-A基因座共检出14个等位基因,以A*02,A*11,A*24,A*33,A*30,A*01和A*31基因最常见;HLA—B基因座共检出32个等位基因,以B*40,B*15,B*46,B*13,B*51,B*60,B*58和B*44基因最为常见;HLA-DRB1基因座共检出13个等位基因,最多见的基因依次为DRB1*09.DRB*15,DRB1*12,DRB1*04,DRB1*11,DRB1*07,DRB1*08和DRB1*14,接近北方汉族而与南方汉族有差异,与西北回族无明显差异,但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北汉族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