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115篇
药学   472篇
  2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13-1314
目的分析比较以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为基础的抗幽门螺杆菌四联和三联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0例幽门螺杆菌所导致的胃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10例。含PPI四联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枸椽酸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RBC三联组应用枸椽酸雷尼替丁(RBC)+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PPI三联组应用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钾三联组应用枸椽酸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含PPI四联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含RBC三联组、含PPI三联组以及含钾三联组;含PPI四联组幽门螺杆菌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PPI四联疗法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抗耐药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初步探讨枸橼酸钾的药理作用是否与其物理吸附能力相关。方法:以14个厂家的枸橼酸钾胶囊、6个厂家的枸橼酸钾片及6个厂家的原料药为试验样品,进行本品原料药和制剂溶液的丁达尔试验,以考察其是否为胶体溶液;对其胶囊和片剂参照《美国药典》方法测定其中可溶性含量、参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其中总含量,以考察本品制剂中可溶性的含量百分比以及本品的胶粒粒径;测定不同厂家原料药的黏度并进行所有样品在人工胃液中的沉降与挂壁试验。结果:本品溶液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发生;各厂家制剂中的可溶性含量与总含量均无明显差异,胶粒粒径小于10 nm;各厂家原料药的黏度均小于10ml/g,各厂家样品间无明显差异;各厂家原料药和制剂溶于人工胃液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挂壁现象,各自所形成沉降物质的高度和体积数不完全一致,K值(最终沉降体积/起始体积50 ml)均在一定范围内。结论:本品溶液为胶体,但胶粒小;片剂和胶囊在水中主要以可溶性存在;各厂家产品间及不同剂型间的物理吸附能力无明显差异。本品的药理作用与其物理吸附能力之间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剂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胶体果胶泌,连续服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胃内pH值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结果:服药后1h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24h 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剂治疗能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从而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54.
已知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消化性绩疡和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临床上清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胶态果胶(CBS)、甲硝唑(MET)和羟氨苄青霉素(AMO)治疗了一组HP感染的慢性胃病患,观察清菌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剂为中心的三联疗法胃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超过60%,成为普遍认可的方案。丽珠胃三联用替硝唑取代甲硝唑,替硝唑较甲硝唑增加了乙基磺酰基侧链口服吸收良好,2h内血中可达峰值,其半衰期为12~14h。且对耐甲硝唑的HP菌株仍有效,克拉霉素取代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阿莫西林联合果胶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98例对象选自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每组有患者49例,其中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其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在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比较上,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服务的过程中,阿莫西林联合果胶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比较几种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经济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四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司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枸橼酸钾(220 mg),bid,14 d"成本-效果比最低,优于其他方案。四组治疗方案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剂四联疗法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其中"艾司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枸橼酸钾(220 mg),bid,14 d"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为了克服现有分析标准推荐的硫化沉淀法除存在的弊端,提升分析结果质量。方法 基于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设计了除实验流程,并通过加标样品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比对样品分析予以验证。结果 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除。在锶、钇、去除实验中,锶和钇的化学回收率可分别达到(98.6±0.8)%和(98.5±0.7)%,且未发现有Bi2S3沉淀生成;在加标土壤分析中,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理论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7%~5.94%,优于标准除方法的3.96%~17.80%;采用IAEA国际比对样品进行验证,90Sr的报出值与目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3.40%~7.09%,结果均可接受。结论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能够实现很好的定量去除,同时不吸附锶和钇。另外,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除溶液体系与90Sr分析时的解吸体系相同,无需转换体系即可实现快速除的目的。与现行标准分析方法相比,基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定量除是可行的且更优,能够满足90Sr常规分析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59.
60.
既往报道,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者根据其有效成分可针对胃溃疡(GU)的一些病因及病机,通过有效地削弱攻击损伤因素、加强防御保护因素等药理作用,于1998年1月~2003年1月,采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联合法莫替丁、胶态次枸橼酸治疗62例GU患者,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