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1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福建金线莲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浓度配比对诱导福建金线莲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及金线莲组培苗芽发生及生长发育过程。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以金线莲无菌的茎段或茎尖为外植体,诱导腋芽增殖,定期观察记录芽发生过程,芽增殖情况,株高等生长状态指标。在筛选出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基础上进一步考察9种浓度配比对诱导芽增殖的影响,并培育成苗。结果含BA+生长素培养基诱导茎尖、茎段芽增殖数高于含KT+生长素、ZT+生长素培养基。其中在BA+NAA培养基上茎尖、茎段芽增殖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3.62和3.56倍。在BA+IBA的培养基上诱导茎段产生丛芽数最多(14丛)。在BA+生长素培养基上的苗比在基本培养基、KT+生长素、ZT+生长素培养基上的苗粗壮,节间缩短,根短粗。在BA+NAA组合中,以BA 2.0 mg·L-1+NAA 2.0 mg·L-1的浓度配比诱导茎段芽增殖效果较好,为对照的5.29倍。再生苗转接到培养基中10 d后即可生根,25 d成为完整苗。结论在特定浓度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芽增殖的效果是不同的,其中细胞分裂素对诱导芽增殖起主要作用,MS培养基中附加BA与NAA或IBA的组合对诱导金线莲芽增殖具有较好效果。而当BA与NAA组合及在本实验供试浓度范围内,NAA是芽增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2.
台湾金线莲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抑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台湾金线莲(Anoectochilus formosanus)的水溶性多糖(AFP)分离纯化条件,检测单一组分多糖的细胞活性及其结构。方法采用DEAE-Cellul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200分离AFP,得到AFP-1和AFP-2两个水溶性单一多糖组分;采用红外光谱检测结构;检测AFP、AFP-1和AFP-2对SMMC-7721肝癌细胞,Hela宫颈癌细胞,spc-A1肺腺癌细胞和Bcap37人乳癌细胞进行细胞杀伤活性。结果AFP-1和AFP-2均为β-D型的吡喃糖环。AFP、AFP-1和AFP-2对癌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结论台湾金线莲多糖(AFP、AFP-1和AFP-2)是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或辅助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金线莲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取金线莲鲜草捣浆,提取、精制,制成口服液;制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通过福建省药品检验所审核,确认质量标准可以控制成品的质量。结论制剂性质稳定,质量标准可行,可以做为医院制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金线莲(Anoectochilus Formosanus,AF)对肥胖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建立Wistar大鼠肥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给予AF水煎剂、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进行灌胃,每日2次,共4周。给药过程中每周测量两组动物体重。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比较两组动物重量;检测两组大鼠血清IL-2、CRP、SOD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重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5)。实验组动物血清IL-2、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OD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20、-3.461、2.280,P0.05)。结论 AF对于控制肥胖大鼠的体重有良好作用,其中部分机理可能与AF降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同时提高SO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5.
金线莲丛生芽培养及有效物质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廉美兰  李美兰  朴炫春 《中草药》2016,47(18):3284-3288
目的探明3种因素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丛生芽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在反应器内通过大量培养丛生芽生产有效物质的可行性,为金线莲产品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材料来源。方法以金线莲丛生芽为材料,研究外植体长度、BA质量浓度和光条件对金线莲丛生芽的影响,观察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金线莲丛生芽对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外植体大小为5 mm时丛生芽增殖效果显著好于1 mm。BA质量浓度为2.5 mg/L时生物量最高,但丛生芽中多糖、黄酮和总酚等有效物质的生产量在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出现最高值。明培养比暗培养更适于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的积累。反应器培养的丛生芽生物量,多糖,黄酮和酚类物质的生产量(678.3、12.2、17.8 mg/L)明显高于固体培养。结论外植体长度为5 mm、BA质量浓度为2.0 mg/L、在明培养条件下,利于丛生芽的生长,可生产较多的多糖、黄酮和酚类物质。在短时间内通过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可得到大量丛生芽,反应器培养比固体培养能获得更多的生物量和有效物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测定金线莲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的残留情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金线莲中BHC(α-BHC、β-BHC、γ-BHC、δ-BHC)、滴滴涕(PP′-DDE、PP′-DDD、OP′-DDT、PP′-DDT)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限量检测。结果 BHC、滴滴涕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8 8~0.999 7,平均回收率95.4%~98.9%,RSD为1.00%~2.98%。检出限为0.005 3~0.021μg/L。测定结果显示:β-BHC为0.000 9 mg/kg(其中α-BHC、γ-BHC、δ-BHC、PP'-DDE、OP'-DDT、PP'-DDD、PP'-DDT未检出)。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科学可行,可用于金线莲中BHC和滴滴涕农药残留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野生和林下种植金线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野生金线莲和林下种植金线莲水提液及醇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野生金线莲和林下种植金线莲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活性均为水提液优于醇提液;野生金线莲与林下种植金线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总体差异不大。结论:林下种植可以作为缓解金线莲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8.
《中成药》2017,(7)
目的体外筛选出金线莲抗肿瘤作用的最佳活性部位,并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实验检测金线莲不同极性部位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人体黑色素瘤A375细胞、人喉癌Hep-2细胞和人结肠癌Lo Vo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从而筛选出活性最佳部位及对应细胞系。HE和AO/EB染色法观察最佳活性部位处理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对各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Lo Vo细胞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作用48 h后其IC50为(45.51±1.66)μg/m L。HE染色和AO/EB荧光染色结果都显示石油醚部位作用于Lo Vo细胞后,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不同浓度石油醚部位作用后,Lo Vo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随浓度的增大逐渐上升。结论金线莲石油醚部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方式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9.
金线莲种苗繁育及栽培模式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考察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广西、云南等金线莲生产种植基地,查阅相关文献,对金线莲基原植物及主要栽培类型、种苗繁育技术、栽培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报道。种苗繁育方式主要包括种子无菌培养、离体快繁、人工种子以及生物反应器扩繁,栽培模式主要包括设施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盆栽等模式。最后结合自身研究对金线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金线莲产业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金线莲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考察金线莲生产企业和销售市场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发现金线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野生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进程滞后,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薄弱,产业层次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市场认知度不高,品牌竞争力弱等问题。因此,通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构建动态监测体系,推动优良品种选育进展,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制度,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切实提高药材品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等方法,促使金线莲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