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8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74篇
内科学   385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239篇
特种医学   2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3692篇
预防医学   67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71篇
  50篇
中国医学   168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752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884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931篇
  2012年   1151篇
  2011年   1057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脑卒中继发癫癎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我院自1999~2003年收治的经CT/MIU证实的脑卒中住院患者1344例,其中144例(10.7%)继发癫癎,男性84例,女性60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2.
在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凝药降低卒中风险的效果优于抗血小板药,但这种益处是否超过老年患者出血增加的风险还不清楚。英国伯明翰大学的Mant等对华法林与阿司匹林相比是否降低老年患者的严重卒中、动脉栓塞或其他颅内出血风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3.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指南旨在对成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和治疗各要素的现有证据做一回顾。目标读者是那些为发病后48h内的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的内科医生和其他急诊医疗保健人员。另外,也包括向医疗保健政策制定者提供的信息。方法:专家小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他们代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专家小组以2003年后发表的报道为重点,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采用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并做出推荐。本声明经专家小组认可后,再由AHA科学顾问和协调委员会进行同行评议和正式批准。本指南打算在3年内做全面更新。结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处理仍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过验证的一些医疗诊治方面。本声明包括从急诊医疗服务人员开始接触患者到入院初期处理的推荐意见。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是已得到证实的最有效的卒中急诊治疗干预方法。包括动脉应用溶栓药和机械介入在内的一些方法显示出希望。因为许多推荐是在有限的证据基础上做出的,因此需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NIHSS评分
≤5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mTICI≥2b级)、围手术期并发症、90 d良好预后率
(mRS评分≤2分)等。
结果 共纳入13例患者,平均年龄58.7±14.5岁,男性11例(84.6%)。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100%;围
手术期并发症2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90 d良好预后率100%。
结论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88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康复治疗;每例患者入组时和治疗第30天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评价运动功能和Barthcl指数(BI)评价ADL。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康复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66.
卒中和心脏病发作入院与寒冷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J Clin Epidemiol报道,一项对17个国家的人院研究显示,天气寒冷可增加50岁以下妇女因卒中或心脏病发作人院的人数。  相似文献   
67.
抗血栓治疗知识(六)——脑血管病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卒中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卒中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肿瘤的第三大常见致死因素。  相似文献   
68.
如果出现小卒中症状后能够及时接受正确的治疗,则有利于避免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了脑卒中,也可以将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降到最低,减少或减轻后遗症。那么,当发现小卒中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相似文献   
69.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1994年以来,脑血管病在北京人的死因中占据首位。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推荐“卒中单元”的治疗模式,特点是将治疗和康复、生理和心理结合起来,对中风病人实行系统管理。在国外,采用这种方法,60%的患者可发病一年内实现生活自理。目前,北京已经有天坛医院等10家医院开设了“卒中单元”病房,据初步资料,这种模式可使中风患者一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减少10%。北京10家医院开设了“卒中单元”病房@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70.
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预防医学科的Kurth等在一个表面上健康的女性大型队列中,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DL-C比率以及非HDL-C与缺血性卒中风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