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425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59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636篇
内科学   790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3篇
综合类   1351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60篇
  10篇
中国医学   187篇
肿瘤学   529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RAIL是近年来发现的TNF超家族的新成员,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现综述多种肿瘤细胞在信号传导通路不同层次对TRAIL的耐药机制,以及药物干预克服TRAIL耐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2.
相关连接     
《中国癌症杂志》2005,15(3):256-256
趋化因子分四类;分别是CXC、CC、C和CX3C家族[C代表半胱氨酸(cysteine),X代表任意氨基酸],有相应受体R(receptor)和配体L(1igand),每个家族又有很多成员,如本文CX—CL11则是CXC家族的第11号成员的配体。CXCR3为CXC家族第3号成员的受体。  相似文献   
83.
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TRAIL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TRAIL、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食管癌手术后大体标本中食管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及浸润癌组织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TRAIL蛋白从正常黏膜一单纯增生一不典型增生一浸润癌呈渐进性低表达,而Survivin蛋白则呈渐进性高表达。食管浸润癌组织中TRAIL蛋白的低表达与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呈负相关(r=-0.480,P〈0.01)。结论TRAIL和Survivin2种蛋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两者的表达失调导致了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NFATc及NF-κB在钙神经素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和EMSA分子生物学技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sA明显减低I/R组Fas配体和NFATc的蛋白表达;对照组、I/R组和CsA处理组I-κB-α蛋白表达无显著区别;未观察到对照组、I/R组和CsA处理组有phospho-I-κB-α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CsA明显减低I/R组Fas配体启动子远端和Fas配体启动子近端NFAT结合位点的NFAT-DNA结合活性(P<0.01)。结论转录因子NFATc参与钙神经素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CD95配体分子的转录表达;NF-κB可能未参与钙神经素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重组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巴斯德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工艺。方法首先用摇瓶对工程菌的甲醇诱导周期、甲醇浓度、pH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 ,采用 5L发酵罐补料培养进行中试研究。结果人可溶性TRAIL巴斯德毕赤酵母菌在pH 6 .0、甲醇诱导浓度 1%的条件下诱导 96h ,目标蛋白质浓度最高 ,可达 72 .8mg/L。 5L发酵罐培养放大 ,可以达到 184mg/L。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较好地提高人可溶性TRAIL工程菌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86.
杨杰斌  段松  石丹 《西部医学》2019,31(9):1385-1389+1394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Gab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 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Gab1、PD L1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收集86份癌组织标本(观察组)及86份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对照组),所有组织标本均行Gab1与PD L1蛋白检测,并根据其资料及检测结果记录所有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Gab1与PD L1蛋白水平及预后等。结果 观察组中Gab1及 PD L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分期更高、分化程度越低及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其Gab1及 PD 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显著增高(P<0.05);Gab1阴性和阳性患者其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73%和4286%,而 PD L1阴性和阳性患者其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68%和4583%(P<0.05);经非条件单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Gab1和 PD L1不同表达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间其预后生存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经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Gab1和 PD L1阳性均为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ab1和 PD L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均高表达,随着病情加重其阳性表达率更高,且其阳性表达联合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和出现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可将其作为临床上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不少国内外学者发现B淋巴细胞在SLE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以BAFF/APRIL为靶点的药物治疗SLE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检测DU145、PC-3和LNCaP前列腺癌细胞中趋化因子CXC配体(L)12及其受体(R)4的表达,探讨重组人CXCL12对上述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CXCL12/CXCR4在DU145、PC-3和LNCaP细胞的表达;CCK-8实验研究重组人CXCL12对DU145、PC-3和LNCaP细胞增殖的作用;Wettern印迹实验研究重组人CXCL12对DU14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酶化ERK(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 DU145、PC-3和LNCaP细胞均表达CXCL12和CXCR4,重组人CXCL12可明显促进上述细胞的增殖,重组人CXCL12虽然不能改变DU145细胞ERK1/2表达,但可上调pERK1/2的表达。结论前列腺癌细胞表达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L12/CXCR4可通过活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9.
<正>宫颈癌是世界上第四种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的持续侵袭是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HR-HPV感染会导致宫颈局部细胞免疫缺陷,免疫监视能力下降导致的免疫逃逸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局部宫颈癌术后联合放化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在75%~85%。然而,复发、持续性、转移性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仅约为15%[1]。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治疗选择有限。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