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8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425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554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630篇
内科学   787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3篇
综合类   1343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54篇
  9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523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51.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Ⅰ型膜表面蛋白分子,属于新近发现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家族的一员。Tim3分子只选择性表达在分化的Th1细胞而不是Th2细胞上,可以作为新的区分Th1和Th2细胞的表面标志。Tim3分子通过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或抗原提呈细胞上表达的Tim3配体相互作用,抑制Th1免疫应答,在自身和异体免疫性疾病以及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RGS1基因对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克隆RGS1基因、转染RAW264.7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基因芯片分析初步探讨RGS1基因的功能.结果:RGS1基因能够抑制NF-κB转录因子活性; RGS1基因明显增加RAW264.7细胞表面CD86分子的表达, 降低CD80表达; 在不同Toll样受体配体刺激后, CD40、 CD80和PD1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 RGS1基因使IL-6、IL-15的表达明显升高, IL-10、 IL-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RGS1基因可调节免疫相关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影响Toll 样受体信号通路,表明RGS1可能在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PD-1及其配体与免疫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体在防御微生物感染与维持自身耐受之间保持着完美的平衡,而B7-CD28家族信号通路可以精确调节该平衡所需的刺激和抑制信号[1,2].B7-CD28家族有许多能削弱T细胞应答并促进T细胞耐受的抑制性信号通路,其中近年发现的PD-1-PD-L通路由于独特的抑制功能引人瞩目,被认为是影响自身免疫和感染性疾病慢性化的重要因素,该通路包括PD-1与它的两个配体:PD-L1和PD-L2.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R)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5例正常甲状腺、1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3例滤泡状甲状腺癌和 12例甲状腺癌旁组织中TRAIL和TRAILR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乳头状、滤泡状甲状腺癌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均表达TRAIL和全部的TRAILR ,其中诱捕受体TRAILR4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癌旁组织表达较弱。 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表达TRAIL和全部的TRAILR ,提示癌变的甲状腺滤泡细胞通过自身表达TRAIL ,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和其死亡受体TRAILR1、TRAILR2结合 ,诱导癌变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凋亡 ,诱捕受体TRAILR3、TRAILR4的存在也不能影响其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同源模建cub8功能域的三维模型,并以计算机辅助的分子对接方法预测cub8功能域与白蛋白的候选结合氨基酸残基.方法 采用insightⅡ工作站对cub8蛋白进行同源模建,对cub8蛋白和白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寻找白蛋白和cub8的候选结合氨基酸残基.结果 cub8蛋白三维结构为两个反平行的β片层结构,中间以β转角相连.cub8蛋白片段与白蛋白通过正负电势的吸引完成受体与配体的结合.Asp59-Tyr60-Leu61-Glu62-Leu-Tyr64和Arg72-Tyr73肽段可能是cubilin与白蛋白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论 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分子对接技术,获得cub8和白蛋白相互作用的两个候选结合域,为进一步研究cubilin与白蛋白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细胞凋亡 (apoptosis)与肿瘤的发生、增殖与转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而Fas Fas配体 (FasLigand ,FasL)被认为是传导细胞凋亡信号的“死亡信号传递分子”。其中FasL主要存在于免疫活性细胞 ,通过与靶细胞膜Fas结合 ,导致靶细胞凋亡。为研究FasL在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首先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癌患者血清中Fas及可溶性FasL(sFasL)水平进行了初步检测 ,结果显示肝癌患者血清中sFas明显升高 ,而FasL的浓度又明显低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者 ,提示在肝癌的发生中 ,FasL及Fas与肝癌细胞凋亡有重要关系。我们…  相似文献   
57.
目的:LAIR-1/LAIR-2(CD305/306)与配体结合亲和力的比较。方法:应用不同浓度混合的LAIR-1和LAIR-2融合蛋白,同时或先后与配体表达细胞孵育后,用特异性LAIR-1或LAIR-2单克隆抗体(mAb)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比较LAIR-1和LAIR-2融合蛋白与细胞结合的百分率的变化及相互竞争情况。结果:LAIR-1和LAIR-2膜型配体的分布较广泛,人和小鼠LAIR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相互交叉的特点。LAIR-2能够明显阻断LAIR-1与其膜型配体的结合,而LAIR-1对LAIR-2与其配体的结合无影响。结论:LAIR-1和LAIR-2可能结合相同的膜型配体,但LAIR-2结合配体的亲和力明显高于LAIR-1结合的亲和力。此结果为深入探讨LAIR家族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8.
 脓毒症(sepsis)在1991年初次被定义为感染所致的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016年脓毒症国际共识更新至Sepsis 3.0,即由感染所致宿主免疫反应失调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免疫抑制阶段,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相结合能够抑制部分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从而达到负性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本综述主要围绕脓毒症中PD-1/PD-L1在T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功能中的作用,以及对抗PD-1/PD-L1抗体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肝包虫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CD4+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一2019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肝包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为合并HBV感染组,肝包虫病无HBV感染患者88例为非HBV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CD4+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结果合并HBV感染组患者乙型肝炎家族史,B~C Child分级占比均高于非HBV感染组(P<0.05);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以及Th17 PD-1、Th17 PD-L1,CD,PD-1,CD4+PD-L1表达水平均高于非HBV感染组(P<0.05);Child分级A级肝包虫病患者的Th17 PD-1,Th17 PD-L1,CD4+PD-1,CD4+PD-L1表达水平均低于Child分级B~C级患者(P<0.05)。结论HBV感染会影响肝包虫病患者的肝功能及外周血Th17,CD4+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肝功能严重程度可能与外周血Th17,CD4+细胞PD-1,PD-L1表达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Fas配体(FasL)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L。结果: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FasL阳性32例(76.2%),而正常膀胱粘膜FasL呈阴性表达(P<0.01),FasL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有关(P<0.05)。结论: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 膀胱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并在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