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426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59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637篇
内科学   790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3篇
综合类   1351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60篇
  10篇
中国医学   187篇
肿瘤学   529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eoes,PPARs)是一种配体激活的与多种基因调节有关的核受体和转录因子,属于甾体激素核受体家族的成员,该家族成员还有甲状腺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现已证实PPARs配体包括内源性脂肪酸及代谢产物、工业化学制剂和人工合成药物等多种不同的化合物。PPARs与其选择性配体结合后,PPARs转录活性被激活。PPARs与另一种核受体维甲酸X受体(RXRa)结合形成异质二聚体。此二聚体与PPARs靶基因上的PPAR反应元件(PPRE)结合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表达。近十年人们对PPARs相关的生物学反应、分子机制、配体种类、生理和病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PPARs家族广泛参与脂肪生成、脂肪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代谢、炎症反应、血压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在某些人类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 OX40L)、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 VCAM-1)的表达情况,探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性指标。方法分别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血清中s OX40L、IL-6、CRP和s VCAM-1含量。结果 ACS组和SAP组s OX40L、IL-6、CRP和s 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s OX40L、IL-6和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s VCAM-1水平高于SAP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s OX40L、IL-6、CRP和s VCAM-1表达水平的升高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3.
赵乌云  郄燕  冯丹 《西部医学》2015,(3):341-343
目的检测胶质瘤中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CXCR4)和趋化生长因子受体7(CXCR7)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105例胶质瘤手术后存档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为研究组,另选择80例脑出血术后边缘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脑组织蜡块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CXCL12、CXCR4和CXCR7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CXCL12、CXCR4和CXCR7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3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最大径、Ki67表达及分级密切相关。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中CXCL12和CXCR4、CXCL12与CXCR7呈正相关。结论胶质瘤中CXCL12、CXCR4与CXCR7均高表达,CXCL12分别与CXCR4、CXCR7具有协同作用,3种蛋白对肿瘤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介导的破骨细胞(Oc)分化及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活动期RA患者滑膜体外分离培养FLS,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NC)共培养,不同浓度RSG(0、5、10和15μmol/L)干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Oc并计数;甲苯胺蓝染色和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Real-time PCR检测共培养体系RANKL和OPG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NKL、OPG、p-ERK、p-p38和p-JNK的蛋白含量。结果:与不加RSG组比较,15μmol/L RSG干预后Oc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骨吸收陷窝面积也减少(P0.05);共培养体系RANKL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OPG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ERK的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p-p38及p-JNK的蛋白含量则不受影响。结论:RSG通过抑制RANKL及p-ERK活化影响RA关节微环境中组织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清道夫受体B2(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2, SCARB2)和人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 PSGL-1)在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患者、正常儿童及成人肺组织中的定位和分布。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15例重症HFMD患者、3例正常儿童及8例成人肺组织中SCARB2和PSGL-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SCARB2分布于重症HFMD患者、正常儿童及成人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细胞及炎症细胞,其在三组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PSGL-1分布于成人肺组织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但在重症HFMD患者及正常儿童中不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0,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组织的炎症细胞PSGL-1均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66.7%、100%(P>0.05);PSGL-1在三组的肺泡上皮细胞中均不表达。结论 EV71受体SCARB2分布于重症HFMD患者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上皮、炎症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PSGL-1仅分布于重症HFMD患者肺组织炎症细胞,提示SCARB2可能在重症HFMD的感染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在舒尼替尼刺激下,其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1(PD-L1)和PD-L2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实验组分别加入(100、200、300)ng/m L舒尼替尼,刺激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成熟DC(m DC)和总DC(包括m DC和im DC)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表达PD-L1的未成熟DC(im DC)、m DC和DC百分比均显著降低,表达PD-L2的m DC百分比显著降低;表达PD-L2的DC百分比在100 ng/m L、300 ng/m L舒尼替尼组中显著降低。结论舒尼替尼可显著降低小鼠DC表面PD-L1、PD-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7.
炎症反应参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脂氧素受体(FPR2/ALX)通过结合不同的配体,在炎症相关疾病中,参与炎症的调节和疾病的进展过程。淀粉样蛋白A、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一些微生物源性分子结合FPR2/ALX后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内源性脂类介质脂氧素和消退素D激活FPR2/ALX,产生抗炎、促炎症消退作用。FPR2/ALX在炎症反应中表现出生物功能的多样性,为新药研究和炎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作用靶点和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了FPR2/ALX与其配体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骨保护素是最近几年发现的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的发现使骨代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阐述骨保护素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AR)时CD40及其配体(CD40L)表达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0例正常肾,12例无急性排斥(N-AR)及24例AR移植肾组织中CD40,CD40L表达进行观察,并结合肾间质中CD3,CD68细胞数进行分析,结果:AR组肾间质CD3,CD68细胞数较N-AR组和正常肾明显增高,与此相一致的是间质CD40^ ,CD40L^ 细胞数也较N-AR组明显增高,AR肾组织中CD40/CD40L表达分布不同,间质淋巴细胞以表达CD40为主,CD40L表达以肾实质细胞表达为主,结论:CD40/CD40L在AR移植肾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分布特点可能与其参与AR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without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with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DM-ASP组较对照组的sCD40L水平升高(2.14±0.74VS1.89±1.07,P〉0.05),DM+ASP组CD40L较DM组下降(1.19±0.76,P〈0.01),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DM患者血清sCD40L升高;服用ASP可降低DM患者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