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79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5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24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9338篇
内科学   582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49篇
综合类   10278篇
预防医学   254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748篇
  24篇
中国医学   6623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827篇
  2014年   1746篇
  2013年   1883篇
  2012年   2645篇
  2011年   2993篇
  2010年   2829篇
  2009年   2733篇
  2008年   2893篇
  2007年   2554篇
  2006年   2321篇
  2005年   2316篇
  2004年   1874篇
  2003年   1554篇
  2002年   1267篇
  2001年   1028篇
  2000年   787篇
  1999年   616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36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复方丹参、苦黄、茵栀黄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慢性肝炎的药物[1] ,根据需要复方丹参常与苦黄或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应用 ,并用 1 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于同一病人。复方丹参与苦黄等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未见报道。我们用苦黄、茵栀黄两种注射液分别与复方丹参在葡萄糖输  相似文献   
42.
施汉庭  麦毅忠 《右江医学》1991,19(4):175-177
<正> 随着大输液治疗用量的扩大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质量要求愈加严格,其中重要指标之一是不溶性微粒的限量必须符合规定。大输液微粒系指来自生产使用过程中由多种途径污染的肉眼难以发现的微小颗粒杂质(肉眼可以见到50μm 以上者通常称为异物)。它不溶于水,在人体内亦不被代谢。按生产要求,澄明度检查不可能发现,这种微小颗  相似文献   
43.
44.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维持静脉慢速输液通畅的方法。方法: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改变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针便下方垫一小棉粒成为杠杆支点,在针柄处给一个向下的外力,使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形成一个单向开启的活辨。结果:维持静脉输液速度最慢能达到每分钟1滴(1ml=20滴)不会出现血流回流至针管,保证输液通畅。结论:通过改进传统的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经头皮静脉慢速输液持继通畅,临床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6.
讨论新建输液车间工艺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7.
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发生药物渗漏。为了有效的防治,我们加强了巡视、放电视、VCD等方法,有效的防治了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48.
《伤寒论》中附子运用甚广,配伍严谨灵活,药量变化不拘,丝丝入扣。究其附子的运用,对学习《伤寒论》大有裨益。全书运用附子达40余处,涉及方剂20余首。其主要运用方法,有如下几点。一、附子伍桂枝,温经通阳除湿“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174条)伤寒八九日,卫阳不固,风寒湿相搏,乘虚客入,留着肌腠,气血运行受阻,故身体虚烦而疼;湿为阴邪而重浊,湿淫所胜,经脉郁滞,则难以转侧。治以桂枝附子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