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34篇
  免费   6385篇
  国内免费   7493篇
耳鼻咽喉   931篇
儿科学   1099篇
妇产科学   377篇
基础医学   6416篇
口腔科学   1060篇
临床医学   29740篇
内科学   8298篇
皮肤病学   368篇
神经病学   5929篇
特种医学   9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23418篇
综合类   49426篇
预防医学   10411篇
眼科学   1842篇
药学   18255篇
  195篇
中国医学   11450篇
肿瘤学   1409篇
  2024年   876篇
  2023年   2943篇
  2022年   2592篇
  2021年   3144篇
  2020年   3318篇
  2019年   3171篇
  2018年   1596篇
  2017年   2824篇
  2016年   3317篇
  2015年   4094篇
  2014年   6757篇
  2013年   7234篇
  2012年   9506篇
  2011年   10912篇
  2010年   10485篇
  2009年   10725篇
  2008年   11958篇
  2007年   10811篇
  2006年   9931篇
  2005年   10633篇
  2004年   8682篇
  2003年   7893篇
  2002年   6352篇
  2001年   5681篇
  2000年   4509篇
  1999年   3832篇
  1998年   3290篇
  1997年   2750篇
  1996年   2304篇
  1995年   2072篇
  1994年   1516篇
  1993年   1150篇
  1992年   898篇
  1991年   723篇
  1990年   604篇
  1989年   558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回顾分析21例严重肝外伤病例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认为清创性肝切除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方法,及时准确处理并发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2.
MR扩散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脑外伤患者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扩散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出血性病灶和水肿性病灶检出均很敏感,尤其是对小出血灶和小水肿灶的检出能力显著超过自旋回波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对小出血灶有独特优势,其特征性表现是斑点状低信号周围有水肿环,而且通过消除脑脊液信号,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好显示胼胝体水肿灶.讨论:与自旋回波序列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加敏感地检出脑内小病灶,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显示出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资料与方法:来自本院桡神经完全损伤且手术修复患者56例,男52例,女4例,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31岁。桡神经部分损伤的患者48例,男36例,女12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139例TCCF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后3个月开始通过再次入院、邮寄调查表或电话随访.其中再次入院完成及收回调查表共64例,电话随访62例,获随访126例(90.6%)。结果126例中26例术后行MRA检查,20例行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10例术后半年行DSA复查,未见复发。11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术后复发率不高,临床随访即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创伤后迟发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6月年收治的17例迟发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情况。结果 所有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均有好转,但于伤后5-10d出现恶化,CT复查有脑肿胀,经加强综合脱水等治疗后1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迟发性脑肿胀好发于对冲性额、颞叶挫裂伤伴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薄层血肿及早期CT有脑肿胀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创伤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静脉回流障碍及甘露醇作用下降等因素有关。此类患者病情隐蔽性强,应加强观察、积极行CT复查,如能早期明确诊断,保守治疗多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6.
损伤神经元阈下膜电位振荡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损伤后大鼠背根节的初级神经元产生的阈下膜电位振荡进行分析,确定阈下膜电位振荡是否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相空间重构的方法进行非线性分析,利用平均互信息的第一个最小值确定相空间重构的延时时间,伪邻近点确定嵌入维数,Lvapunov指数确定非线性特征的存在。结果:平均互信息的第一个最小值为1;在分别取r=1,2,3时,相空间重构图没有明显的差异,均表现出很好的吸引子;在m&;gt;2时,伪邻近点接近0,达到了一个最小值;Lyapunov index=&;#177;0.43&;#177;0.01。结论:阈下膜电位振荡存在确定性的动力学特征,是一种低维(m&;lt;4)的混沌信号。  相似文献   
997.
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将289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发病组和未发病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刚呼吸机。同时回顾性分析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结果:在损伤平面颈4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方面。发病组与未发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本组126例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3周内改善。24例因感染发热,水摄入量限制不严格,恢复缓慢。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有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患者女 ,2 2岁 ,农民。 1999年 3月 ,因连续 3天每天持续观看电视节目达 18小时以上 (距电视屏幕 1米以内 ,电视为黑白电视机 ,品牌不详 ) ,2天后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眼胀痛 ,于出现症状后 1天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无眼疾及其他病史。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双眼视力均为 0 1,不能矫正 ;双眼外眼及眼前段未见异常 ;眼底 :双眼黄斑部及附近视网膜反光增强 ,色泽变淡 ,放射状皱褶 ,中心凹反射消失 ,未见明显的视网膜隆起、渗出或出血。眼压 :右眼 9mmHg(1mmHg =0 13 3kPa)左眼 7mmHg。验光未见异常。视野 :双眼相对性中心暗点。P VE…  相似文献   
999.
颅脑损伤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的严重性、血糖与胰岛素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颅脑损伤三组,分别于伤后24h、48h、72h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值,并计算稳态模式中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患者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估预后。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GCS、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出院时按GOS标准.良好72例,差12例,死亡8例.死亡率8.7%。92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连续3d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在轻度、中度、重度颅脑损伤三组患者中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血糖和HOMA—IR越高。结论空腹血糖值和HOMA—IR值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近段骨骺损伤的治疗和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回顾经X线诊断明确的11例股骨近端骨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9岁,平均6.5岁。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患髋侧下肢屈膝、屈髋及外展受限,手术治疗10例,非手术治疗1例。结果10例患者痊愈,1例出现股骨头囊性变。结论股骨近端骨骺损伤宜及早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