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77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简要回顾了西藏和藏医学发展的历史,介绍了藏医学的体系和特点以及作为一种民族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的联系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西藏阿里地区地处藏北高原,地形错综复杂,经济十分落后.目前,当地存在着许多原始状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有鼠疫、布鲁氏菌病、野兔热、Q热、包虫病等疾病,而这些都是人畜共患病.有些疾病如布鲁氏菌病、包虫病在当地藏民中长期呈散发存在.加之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经济开发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大量易感人群使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似有抬头趋势.对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最近,阿里地区部队某连发生了一起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农、牧民生活习俗与包囊虫病的关系。方法 自制问卷对 7个县 2 40个家庭 163 1名成员与包囊虫感染有关的生活习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饭前便后洗手的人仅有 16 1%,餐具一般都用天然水洗 ,大部家庭用天然绵羊绒擦洗茶具。大多数人都喝过河溪水 ,池塘水 ,人人都吃半生不熟的肉 ,半数以上的吃生肉和生血肠 ,绝大多数人喝未经消毒的鲜牛、羊奶。 10 0 %家庭养狗 ,所有人员与狗、羊、牛、马接触密切。包囊虫病人占调查人数 0 43 %( 7/ 163 1) ,有典型症状者占 0 67%( 11/ 163 1)。结论 当地居民感染包囊虫与不良生活习俗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 12 9例干部体检结果 ,发现健康者仅 9人 ,占查检总人数的 6 98% ,体检无结论 2人 ,占查检总人数的 1 6 % ,(未做完体检项目 ,无法作健康状况小结。)其余 118人 ,患有不同的疾病 ,以慢性结膜炎、双眼屈光不正、双眼晶体后囊混浊、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原发性高血压病、慢性高原疾病为高发病 ,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和各种传染病。本文认为阿里地区的高原自然环境和较差的工作条件、医疗条件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 ,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男科医学》2007,11(2):47-47
为发掘祖国性学遗产,促进性科学的普及,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进性与生殖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临床应用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对吸毒与性病艾滋病人群的管理,增进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团结,经青海省科技厅发办字[2006]139号文批准,“第五届中国国际性学学术交流暨性保健品展示大会”将于2007年8月10至1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14~16日在拉萨举行。  相似文献   
16.
《男科医学》2007,11(1):47-47
为发掘祖国性学遗产,促进性科学的普及,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进性与生殖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临床应用与国际间的交流合用,加强对吸毒与性病艾滋病人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西藏那曲地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曲地区双湖、尼玛、班嘎3县(区)均位于该地区的西部,地广人稀,平均海拔4500m以上,系高寒地带。1982—1991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西藏那曲、昌都、阿里、山南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人间布病发生和流行,但近10余年来未见当地有关布病的疫情及其病例的报告。为掌握当地人群布病的流行程度和分布状况,制定科学的防制措施,我们于2005年对3县进行了布病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洛桑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100-101
西藏俗称世界屋脊,现有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和人口280万人。西藏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独特,资源十分丰富,其奇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民族文化、独特的高原景色、好客的藏民族人情、绚丽的民族特色产品等不仅形成了祖国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而且成为当今众多旅游观光者、登山探险者、科学考察者向往的圣地。  相似文献   
19.
西藏是我国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都有很大特殊性的民族自治区。从这些特殊性出发,探讨西藏农牧区妇幼保健事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对于发展西藏农牧区妇幼保健事业,保护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加速脱贫致富的步伐,推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藏大骨节病患者血清Se与几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大骨节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中硒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IL-1β)的水平。从细胞因子角度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西藏拉萨尼木县和墨竹工卡县的大骨节病区随机选取大骨节病患者30例(患者组),病区正常人30例(病区内对照组),在拉萨非大骨节病区选健康志愿者30例(病区外对照组),3组人群年龄和性别没有显著性差异。采取静脉血离心制备血清。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清Se,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西藏大骨节病病区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Se低于非大骨节病区正常人;患者血清中TNF-α、VEGF和IL-1β的水平高于正常。血清Se与TNF-α、IL-1β水平呈负相关趋势。结论:低硒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在KB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