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07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1.
目的:研究肉苁蓉不同提取部位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使用易蒙停建立大鼠便秘模型,计算便秘大鼠6 h的粪便粒数和重量,并观察、测定便秘大鼠的胃肠激素和肠神经递质等指标。结果:肉苁蓉不同提取部位有促进便秘大鼠排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总寡糖部位组SS、AchE、SP、MTL有升高的趋势,总寡糖部位组5-HT、VIP、NT显著升高(P<0.05或P<0.01),AQP3显著降低(P<0.01),表明总寡糖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总寡糖是肉苁蓉有效作用部位。结论:肉苁蓉的总寡糖具有较好的润畅通便作用,能有效治疗便秘,可为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地黄寡糖(rehmannia glutinosa oligosaccharides,RO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和地黄寡糖高、低剂量组(9.0,45 g·kg-1·d-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评分法评价大鼠的行为学障碍程度,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含量的变化,并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神经毒性氨基酸谷氨酸及海马组织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ROS能够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型血管性痴呆的大鼠的行为学障碍,降低其行为学评分(P<0.01),减轻海马CA1区神经组织的病理性改变,降低神经元凋亡细胞比例(P<0.01),并显著升高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P<0.01)、降低Bax蛋白表达(P<0.01),Bcl-2/Bax显著升高,从而抑制了该区域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此外,ROS给药能够显著减少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MDA的积累(P<0.01),提高SOD的活性(P<0.01),降低海马组织中谷氨酸的水平(P<0.01).结论:ROS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此外与ROS减少组织中谷氨酸的水平和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等,也提示ROS对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3.
壳寡糖诱导肺癌细胞A549凋亡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壳寡糖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金属配位氧化法制备壳寡糖,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处理不同时间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right's-Giemsa染色后观察壳寡糖处理后的A549的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壳寡糖对A549细胞中Bcl-2、Bax、Survivin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5.0 mg/ml壳寡糖处理A549细胞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56.70%.荧光显微镜下观察Wright's-Giemsa染色后细胞的细胞膜褶皱,细胞核固缩,并出现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表明,壳寡糖能够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下调抑制凋亡蛋白Bcl-2、Survivin的表达.结论 壳寡糖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推测其可能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Survivin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考察巴戟天寡糖在不同溶媒中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以水、乙醇、不同pH值水溶液为介质提取巴戟天寡糖, 利用高效薄层色谱法检测其变化规律, 探讨不同提取介质对其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巴戟天寡糖在以不同提取时间的水溶液为介质进行提取时, 0.5 h后即开始水解, 巴戟天寡糖含量逐渐下降, 果糖与蔗糖含量逐渐增高, 并产生新的未知成分;巴戟天寡糖在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为介质进行提取时, 仅在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10%~30%内发生少量水解, 并产生少量未知成分;巴戟天寡糖在以不同pH值水溶液为介质进行提取时, 在pH 2和3时基本被水解, pH 4和5时大部分被水解, 并产生较多新的未知成分, pH 为6~10时巴戟天寡糖趋于稳定。结论 巴戟天寡糖在水中不稳定, 在乙醇溶液中相对稳定, 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中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5.
燕麦β-葡聚糖治疗大鼠高脂血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燕麦β-葡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0)和复制模型组(n=60).复制模型组喂高脂饲料,3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血清T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为造模成功指标.选50只高脂血症大鼠,按血脂随机分为5组(n=10):高脂对照组(等量蒸馏水,灌胃给药),壳寡糖对照组[200 mg/(kg·d),灌胃给药],燕麦β-葡聚糖低、中、高剂量组[133 mg/(kg·d), 266 mg/(kg·d), 533 mg/(kg·d),均灌胃给药],各组继续喂高脂饲料4周;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蒸馏水4周.在灌胃给药前后分别称每只大鼠体质量.分别于大鼠灌胃给药前及给药3、4周眼眶采血,测定血清TC、HDL-C、LDL-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燕麦β-葡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下降(P<0.05).燕麦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和LDL-C,显著升高HDL-C.燕麦β-葡聚糖灌胃4周后降脂作用明显高于灌胃3周后的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降脂作用优于壳寡糖,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燕麦β-葡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索不同裂解程度的褐藻寡糖对创面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孔隙的透析袋将褐藻寡糖分为分子量分别为<500、500~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10 000~20 000的5个组,通过分子量区分裂解程度,分别命名为实验组1~5。采用0.02%浓度前述褐藻寡糖与人角质形成细胞(Hum an keratinocytes,HaCat)、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评估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 3评估细胞凋亡情况,活性氧类(ROS)试剂盒检测评估氧化应激情况。与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ELISA检测IL-1β、IL-10、TNF-α,评估各组炎症因子释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胞吞能力。通过微量肉汤法检测各组褐藻寡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建立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海藻酸钠溶液换药...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用大鼠和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评价菊淀粉型巴戟天寡糖(IOMO)对场景恐惧行为和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单次延长应激(SPS)模型和小鼠不可逃避足底电击(FS)模型,实验分组均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舍曲林(Ser)组和模型+不同剂量IOMO组.在大鼠SPS模型中,于造模后每天1次ig给予I...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究巴戟天寡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骨转化指标和骨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阿仑膦酸钠,7 mg/kg)、巴戟天寡糖低剂量组(25 mg/kg)、巴戟天寡糖高剂量组(75 mg/kg),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大鼠模型并给予不同药物干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中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 P1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 TRACP-5b)、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 CTX-1)水平,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对大鼠腰椎骨密度进行检测,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股骨远端骨微结构进行分析,三...  相似文献   
99.
<正>生地黄药性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等的治疗;熟地黄药性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的治疗〔1〕。糖类是地黄含有的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药效组分,主  相似文献   
100.
邓小娟  敖素华 《中成药》2020,(2):541-546
目的对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关于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时限至2018年6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数据,并同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然后,通过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研究,1055例患者。试验组(巴戟天寡糖胶囊)、对照组(氟西汀)HAMD⁃17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肾虚证)量表评分、HAMD⁃17疗效评价⁃治愈率、中医证候(肾虚证)疗效评价⁃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与氟西汀相似,安全性较高,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