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8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氯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4Cl BP)缩甘氨酸甲酯席夫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形成金属配合物的可能性及产生抗菌活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和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运用Gaussian03程序,使用HF、DFT方法及相应基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相关的量化参数。【结果】根据元素分析、^1HNMR、IR波谱分析结果,推测此化合物以O=C-C=C-NH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占有轨道的贡献主要来源是C、N原子,空轨道的贡献主要来源于C、O、N原子;静电势最强的是1Cl,其次是2O,3O和4O,5N、6N和7N的电子密度相近。【结论】该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可能是PM4Cl BP与甘氨酸甲酯两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PM4Cl BP是影响活性的主体;而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的原子可能是2O、3O和7N。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制备红芪多糖HG-4,测定其理化性质,比较红芪多糖HG-4与红芪总多糖、红芪多糖HG-2、HG-3的微观结构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制备红芪多糖HG-4,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其含量、纯度、分子量;采用薄层色谱(TLC)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测定其单糖组成及结构;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 测得红芪多糖HG-4含量为96.87%,重均分子量(Mw)为32 000 Da;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红芪多糖HG-4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3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4.8∶0.4∶0.5; IR结果显示,HG-4为β-吡喃型多糖; SEM结果显示,红芪多糖HG-2、HG-3、HG-4形成稳定的紧密结构;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红芪多糖HG-2、HG-3、HG-4均具有抗氧化活性,相较于红芪总多糖HG-2、HG-3、HG-4在低浓度时即可对DPPH自由基发挥作用。结论 经Sephadex G-75分离制备的红芪多糖HG-4是一种分子量为32 000 Da,由3种单糖组成,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高纯度多糖,可为后期不同分子量红芪多糖的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94.
为了设计与合成新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载体-三元偶氮共聚物,提出合成一种新的偶氮功能单体—对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Bis(methacryloylamino)-azobengene,BMAAB]作为偶氮聚合物交联剂。BMAAB合成方法:先将对硝基苯胺氧化偶联,再还原成对胺基偶氮苯(DAXB),最后再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用紫外、红外、核磁共振与差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5.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采用水一油二相乳液聚合物方法对苯胺进行合成,制备出高溶解性和高电导率的PAn,通过x-射线,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导电性PAn具有较高的特性粘度,溶解性,耐热性及结晶度,与非极性溶剂-表面活性剂-水三相体系聚合产物结果相似,透射电镜显示水乳液聚合产物呈较规则的纤维状取向排列。  相似文献   
96.
采用单铈盐引发体系制备海藻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A-g-PNIPAAM),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FTIR、DSC对SA-g—PNIPAA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铈盐引发体系可制备接枝率高的SA-g—PNIPAAM,具有温度、pH敏感特性的SA-g—PNIPAAM可望用于新型温敏/肠溶生物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核壳聚合物的用途、研究手段以及合成方法,探讨了影响核壳结构形成的热力学因素、及核壳结构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8.
99.
100.
为了研究光降解产物及机理,筛选不含产生致癌物、具有优异的日晒和湿处理牢度的代用偶氮染料,设计并合成了21种H-酸偶氮染料,以1H-NMR和紫外可见光谱对染料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