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0篇
  免费   1466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989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科学   373篇
综合类   4309篇
预防医学   83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410篇
  10篇
中国医学   12858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729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701篇
  2015年   807篇
  2014年   1211篇
  2013年   945篇
  2012年   1134篇
  2011年   1222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979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822篇
  2005年   819篇
  2004年   858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阻塞性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扩大与气腔壁破坏,从而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肺泡充气过度:中医属于喘病,治疗当辩证施治,本文就以纳气归元,益肾填精治疗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疗气阴不足的常用方剂,我院用其治疗心源性哮喘属气阴两虚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项红 《家庭中医药》2007,14(5):26-27
那是个寒冷的冬日。大风把树叶吹落在地,又卷起抛向天空。看着恶劣的天气,我想这样的气候,还能有病人来吗?虽然天气不好,但却挡不住众多慕名求医的人们。  相似文献   
54.
龙胆泻肝汤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近代多用《医宗金鉴》方。其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组成。因其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皮肤疾病中,对带状疱疹、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丹毒、药疹、接触性皮炎、急性女阴溃疡、红皮病、足癣继发感染等,均有独特疗效。兹举三案浅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我院从 1999年 8月至 2 0 0 4年 8月用血塞通 [三七总苷注射液 ,ginsenosideinjection(昆明兴中制药厂 ) ]、胞二磷胆碱、尼莫地平与补肾化瘀联合用药治疗多梗死痴呆 30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30例中 ,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6 0~  相似文献   
56.
仙茅有独茅根、仙茅参、婆罗门参等别名,为石蒜科仙茅属植物仙茅的根茎。原植物生于山坡、丘陵草丛中及灌木丛边,我国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常于秋冬采挖,除去根头及根须,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入药。仙茅的“仙”字,说明其药效之不寻常。别名中的“婆罗门参”据《图经本草》载:五代南唐筠州刺史王颜著《续传信方》中,谈到开元元年(713年),西域婆罗门僧进贡此药,唐明皇服之,确有补益壮阳之效,当时列为“禁方不传”。后因天宝之乱,方书流散,上都僧人不空三藏始得此方,传与司徒李勉、尚书路嗣恭、给事齐杭、仆射张建封,服之皆有效力…  相似文献   
57.
妇人以血为主,治疗妇科疾病尤其应重视肝脾肾三脏,从肾、从脾、从肝论治。以健脾为主,兼以补肾疏肝为原则,临床治疗月经病可以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8.
朱颖  李红梅 《吉林中医药》2009,29(8):680-681
目的:总结中重度安定类药物中毒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对40例中重度安定中毒患者进行中医症状证候学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中重度安定类药物中毒患者中以神志迷蒙、静卧不烦为其主要症状。其中气息微弱、目合口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肤冷肢凉等症状所占比例较大,中医辨证多为阳脱,气脱。口水痰多、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症状出现频率亦相对较高,中医辨证多为阴闭证。结论:中重度安定中毒患者常常出现正气严重受损,气阴两伤,中医辨证多属阴闭证,脱证(阳脱、气脱较阴脱多见)。  相似文献   
59.
慢性腹泻常由于治疗失当和调摄失宜而致,治疗必先辨其虚实,早期以祛邪为主,邪尽之后以健脾补肾之法常服久服,直至彻底痊愈。  相似文献   
60.
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焱  袁洪波 《北京中医药》2008,27(10):804-805
目的观察已故临床妇科专家刘奉五先生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人工周期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09%,对照组为23.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闭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