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0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399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5篇
  6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来访者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1次就餐时被食堂师傅斥责,自尊心受挫,对食堂产生强烈和不自觉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本研究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指导下,灵活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为期8周的行为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患者按街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接受一般性行为指导,实验组另外接受为期8周的行为干预,在干预的第4周和第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理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实验组干预第8周后生理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 接受行为干预的患者依从性良好,生理指标和生活质量显著.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系统评价围生期女性心理体验。方法 检索9个电子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高级(VIP数字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护理学数据库(CINAHL),检索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从建库至2020年11月15日。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筛选、提取,然后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评估方法学质量。使用荟萃分析软件(RevMan5.3)进行荟萃分析。遵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清单。结果 共纳入13项RCTs,共966名参与者。结果表明,认知行为治疗(CBT)组后可减轻围生期孕妇抑郁症状。同样,在产后(<4个月),结果显示CBT组在改善孕妇抑郁症状方面优于常规护理组。但产后(>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94.
95.
酒精依赖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关于酒精依赖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6.
目的:系统评价网络化认知行为疗法(ICBT)对癌症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关于ICBT应用于癌症病人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到2021年9月1日。两名研究者筛选文献,并进行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1 278例癌症病人。研究结果显示,ICBT可以改善癌症病人的焦虑情绪[SMD=-2.19,95%CI(-3.35,-1.03),P=0.000 2]、抑郁情绪[SMD=-1.85,95%CI(-2.90,-0.80),P=0.000 5]、癌症复发恐惧[MD=-3.48,95%CI(-3.26,-3.33),P<0.000 1]和生活质量[SMD=1.25,95%CI(0.52,1.99),P=0.000 9]。结论:现有证据表明,ICBT能减轻癌症病人的焦虑、抑郁和癌症复发...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残留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 观察组给予氟西汀+认知行为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自杀倾向, 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治疗后抑郁症残留症状及类型。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无残留症状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可有效改善其抑郁残留症状, 提高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降低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BT)、药物及联合治疗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河南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认知行为组接受CBT干预,药物组接受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CBT干预及药物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4周时、随访2周时、随访4周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PS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3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其中联合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药物组和认知行为组(P0.05),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认知行为组(P0.05)。治疗4周时,3组患者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P0.05),但此时3组患者PSQI评分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呈升高趋势,而认知行为组和联合组患者的PSQI评分基本持平。随访2周时,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4周时及同时期联合组(P0.05)。随访4周时,药物组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4周时及同时期联合组和认知行为组(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即刻效应明显,短期效果好。单纯CBT的远期效果优于药物,即刻效应不及药物治疗。二者联合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9.
作者采用氟伏沙明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并比较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为我院2005年2月~2007年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16分,排除严重躯体疾患。共57例,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19~65岁,平均(37.45±9.78)岁;病程3~42年,平均(18.57±8.43)年。  相似文献   
100.
社交恐怖症是现代社会人在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常见症状,对于社交恐怖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很多,但应用综合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还不多见,而且大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作者通过对1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等实施近一年的综合心理治疗,患者病症得到明显改善,社交恐怖焦虑情绪基本消失,社交行为逐步趋于正常,一年后随访患者状态良好。案例显示:对患者病因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套整合的心理治疗方案,将更快、更好的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