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29篇
  免费   2170篇
  国内免费   1613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214篇
妇产科学   345篇
基础医学   1334篇
口腔科学   319篇
临床医学   4962篇
内科学   3578篇
皮肤病学   433篇
神经病学   432篇
特种医学   9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820篇
综合类   12156篇
预防医学   3502篇
眼科学   575篇
药学   9525篇
  60篇
中国医学   4261篇
肿瘤学   1084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759篇
  2021年   944篇
  2020年   931篇
  2019年   1078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982篇
  2016年   1094篇
  2015年   1229篇
  2014年   1965篇
  2013年   1976篇
  2012年   2616篇
  2011年   2916篇
  2010年   2789篇
  2009年   2606篇
  2008年   2996篇
  2007年   2740篇
  2006年   2529篇
  2005年   2585篇
  2004年   1956篇
  2003年   1739篇
  2002年   1270篇
  2001年   1175篇
  2000年   975篇
  1999年   747篇
  1998年   624篇
  1997年   546篇
  1996年   580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416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93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扁柏酚属于环庚三烯酚酮化合物,从扁柏属和崖柏属等植物中分得。具有羟基酮结构的该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被认为是依赖于其强的铁离子螯合作用。作者研究了扁柏酚金属离子螯合物产生的活性氧,且因此产生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92.
Cha  HY  吕承育 《医学教育探索》2006,(6):266-266
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桑Morus alba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抗过敏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作者研究了桑根皮热水提取物(HEMA)对化合物48/80诱导的系统性过敏性休克,对抗-鸡丙种球蛋白(CGG)IgE诱导的大鼠腹膜肥大细胞(RPMC)的活性和伴随cAMP的升高而增加的血管通透性等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草本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主产甘肃、青海等地,为重要传统中药,具有祛风湿、止痹痛、清湿热的功效。秦艽中的化学成分,早期研究认为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但近年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秦艽中含有大量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等裂环烯醚萜苷,为其苦味成分。大孔吸附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作用同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有关。本实验以秦艽中的主要成分龙胆苦苷和总固物为指标,考察了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工艺。1仪器与材料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6A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ANASTAS色谱工作站(天津);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河北沧州宝恩化工有限公司);龙胆苦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70-200308);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乙醇为药用级。秦艽购自兰州市黄河中药市场,经兰州医学院赵汝能教授鉴定为秦艽G. macrophylla Pall.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994.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最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大多数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具有相同的步骤,其合成途径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保守代谢途径。迄今已经克隆、鉴定了多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的结构基因,并进行了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研究。结合本实验室研究实践,综述了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进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比较研究了淫羊藿与其他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提出了研究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比较基因组学和比较代谢组学方法,指出应当从最保守的代谢中间产物和结构酶入手,结合淫羊藿种间和种内黄酮类化合物水平的比较,研究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95.
木棉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地阳坡及村边、路旁。民间用于清热利湿、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散结止痛[1]。近年研究发现,木棉根水提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S-180瘤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笔者对木棉根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以及正丁醇提取部位进行柱色谱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香橙素(aromadendrin,)、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side,)、橙皮苷(hesperidin,)和金丝桃苷(hy-peroside,)。除化…  相似文献   
996.
荆芥穗Sp ica S ch izonep eta挥发油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常用解表药的原料药[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胡薄荷酮等萜类化合物,且质量分数超过50%[2]。有报道采用GC-M S技术分析荆芥穗中挥发油成分[3]。本实验采用TLC法,以胡薄荷酮和荆芥油为对照,建立荆芥穗挥发油的薄层鉴  相似文献   
997.
南非钩麻Harpagophytum procumbens DC.的镇痛、抗炎作用与其次生代谢产物中环烯醚萜苷和苯丙醇苷衍生物的结构多变有关。作者采用LC—DAD—MS/SPE—NMR联用技术对该植物根中微量的异环烯醚萜苷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检测姜黄素能否增强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抗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并探讨其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中位效应原理和联合作用指数法来定量姜黄素与FU的联合作用。应用Westernblot分析联合应用两种药物之后对于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和FU的半数生长抑制率(IC50)分别为15.9±1.96和17.3±1.85μmol/L。当姜黄素与FU联合应用时,在较高的作用水平可以定量地观察到对HT-29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并且这种协同作用随COX-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姜黄素可以增强FU的化学治疗效果,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方面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螺内酯80mg/(d·kg)和氯沙坦10mg/(d·k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早期根四周围侧枝循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雄性Wister健康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n=12)与心肌梗死(MI)组(n=48)。将建立MI模型术后72小时存活大鼠随机分为AMI组(n=12),AMI 氯沙坦组(n=12),AMI 螺内酯组(n=12)AMI 螺内酯 氯沙坦组(n= 12)。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方法,测定AMI早期大鼠MI周围非梗死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及其抑制物-1(Timp-1)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梗死周围非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进行比较。结果:MI组及MI用药组在MI后1周和2周时,梗死周围区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假手术组;MI用药组在MI后1周和2周时,梗死周围区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MI组。与MI组相比,螺内酯,氯沙坦及二者合用时mmps/timp-1比值先高而后趋于平衡。结论:螺内酯80mg/(d·kg)、氯沙坦80mg/(d·kg)及二者合用时,通过mmp-2,-9及其Timp-1起作用,促进梗死周围非梗死区侧枝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尹晓敏  高义军  彭解英  方厂云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234-236,240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OSF癌变组织,30例OSF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OX-2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槟榔碱(30、60、90ug/mL)对KC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OX-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无明显表达,在OSF组织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6.7%(11/30)、80.0%(12/15),且癌变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OSF组织(P〈0.05);槟榔碱呈剂量依赖性增加KCCOX-2蛋白表达,不同浓度槟榔碱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COX-2在OSF癌变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槟榔碱能增加KCCOX-2表达,COX-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