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0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临床上常见,我科2005年1月~6月采用培康对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观察其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2.
小儿腹泻是儿科秋冬季常见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常引起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临床上一般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补充水、电解质。笔者自2004年12月~  相似文献   
73.
徐春雷 《海南医学》2005,16(9):92-92
目的 探讨培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7例随即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培康(420mg tid)及舒丽启能(200mg tid),B组仅给予舒丽启能(200mg tid),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缓解率为88.9%,B组为66.0%(P〈0.01)。结论 培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4.
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草药中铁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草药无污染、无农药残毒,有防病治病等医疗保健作用。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中草药中铁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指导人们合理服用中草药进行补铁及进一步开发中草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培菲康、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海燕 《上海医药》2006,27(9):409-410
目的:观察培康、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A组采用培康、思密达联合治疗;B组采用培康治疗;C组采用思密达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达97%,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结论:培康、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培康加参苓白术散对小儿肠易激结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64例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结合征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0例单独应用培康 ,治疗组 34例应用培康加参苓白术散 ,均治疗 4周 ,随访 1年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小鼠胰岛βT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以βTc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FFA组(0.25,0.5,1.0 mmol/L).检测不同浓度FFA干预后βTc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检测吡格列酮对FFA诱导的βTc3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结果 FFA干预后的βTc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FFA作用时间延长、浓度增加而进行性增加.各浓度FFA干预24 h后βTc3细胞周期于G1/S检测点明显阻滞,凋亡细胞比例增加.吡格列酮干预FFA诱导的βTc3细胞后24 h,βTc3细胞周期阻滞减少,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减少. 结论 FFA水平异常不利于胰岛βTc3细胞生存.并可诱导βTc3细胞凋亡;吡格列酮有助于维护在FFA诱导下的胰岛βTc3细胞的生存能力,并避免或减少其凋亡.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培康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的效果。方法将2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1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不使用抗生素治疗。只服培康和醒脾养儿颗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培康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治疗途径.[方法]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分为3组,培康加匹维溴胺(联合治疗)组32例;匹雏溴胺组30例.培康组36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匹溴维胺组与培康组相比,腹痛改善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与匹溴维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匹溴维胺组相比,腹胀改善显著(P<0.05);匹溴维胺组和培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培康组在改善腹泻方面比匹溴维胺组更有效(P<0.05).[结论]匹溴维胺联合应用培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对患者腹痛、腹泻、腹胀症状改善显著,联用培康可增强匹溴维胺的疗效.  相似文献   
80.
培菲康在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培康治疗腹泻和便秘的疗效,并验证其在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将腹泻患者80例和便秘患者80例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完全一致,观察组加服墙康胶囊。结果:腹泻患者对照组总有效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便秘患者对照组总有效率67.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康在治疗腹泻和便秘方面疗效良好,在肠道菌群失调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