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细胞存活力、DPPH自由基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等的作用,评价了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2.
辛本茹  任守娟  李捷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4):2674-2678
该文对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从草豆蔻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R, 3S)-pinobanksin-3-cinnamate(1)、乔松素(2)、短叶松素(3)、3-O-乙酰基短叶松素(4)、高良姜素(5)、华良姜素(6)、山柰酚-3-甲醚(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6个为已知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发挥效果。  相似文献   
43.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方法。方法使用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水(5∶5∶7∶3)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2.0 mL/min,转速800 r/min,温度25℃,固定相的保留率为50%,检测波长300 nm,对草豆蔻粗提物进行分离。结果从100 mg草豆蔻粗提物中一步分离纯化得到17.2 mg山姜素和25.1 mg小豆蔻明。经HPLC分析,质量分数分别为98.1%、99.2%,其化学结构由1H-NMR和13C-NMR鉴定。结论与传统的、存在不可逆吸附现象的柱色谱法相比,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方法具有简单、高效、回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对药材草豆蔻采取手工和机械两种方法进行粉碎加工,并对其粉末做有效成份的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粉碎方法其粉末中有效成份的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准确鉴别草豆蔻与混用品云南草蔻提供依据.方法:从性状、显微组织、薄层色谱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者外观性状虽然相似,但横切面显微特征差异明显,薄层色谱差异较大,草豆蔻含有山姜素及小豆蔻明,而云南草蔻则无.结论:通过显微组织及薄层色谱特征,可以准确鉴别草豆蔻及混用品云南草蔻.  相似文献   
46.
草豆蔻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杏苞  仲英  王晓静  左春旭 《中草药》1997,28(6):333-333
草豆菌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宏AIPiniahat-su。daiHaysta的种子团。生于山坡草丛或灌木林边缘,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与海南岛等地“’。中国药典载本品性辛、温。归牌、胃经。主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用于寒湿内阻,院腹胀满赝气呕逆,不思饮食‘”。草豆宏主产  相似文献   
47.
HPLC测定草豆蔻中山姜素、小豆蔻明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草豆蔻的质量,建立其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Shim Pack CLC-ODS柱(5μm,150mm×6mm)以甲醇-水(80∶20)作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300nm,外标法定量。结果:山姜素、小豆蔻明进样量在0.05μg~0.26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高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0.9998)。山姜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RSD=0.18%;小豆蔻明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RSD=3.6%,n=5。测定5批草豆蔻样品,山姜素含量0.50%~1.45%,小豆蔻明含量0.07%~0.72%;草豆蔻果皮、茎叶、根茎中此2种成分的含量均在0.2%以下。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生药分析。  相似文献   
48.
唐俊  李宁  戴好富  王开金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3):1710-1714
目的:研究草豆蔻Aplinia katsumadai化学成分及其NF-κB的激活抑制作用与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High-Content Screening(image-based)免疫荧光法对所得到化合物进行TNF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的NF-κB的激活抑制实验,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从草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5S)-trans-3,5-dihydroxy-1,7-diphenyl-hept-1-ene(1),(3R,5S)-trans-3,5-dihydroxy-1,7-diphenyl-hept-1-ene(2),5-hydroxy-1,7-diphenyl-hepta-6-en-3-one(3),豆蔻明(4),山姜素(5),乔松素(6),球松素(7),柚皮素(8),(+)-儿茶素(9),白杨素(10),芦丁(11),2,4-二羟基-6-苯乙基-苯甲酸甲酯(12);化合物1~4具有NF-κB激活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4.8,16.5,23.2,7.5μmol.L-1;化合物4对人白血病K562和肝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3.2,3.5 mg.L-1;化合物6对肝癌SMMC-7721显示中等活性,IC50为18.3 mg.L-1。结论:化合物7~12均首次在该种中分离得到,12为山姜素属中首次发现,查耳酮类化合物4具有较强的NF-κB激活抑制作用和细胞毒活性,二苯基庚烷类成分(1~3)具有一定NF-κB激活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草豆蔻散为《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方,功效补气健脾,疏肝行气,本次研究根据腹泻患儿脾虚证的病症特点对草豆蔻散进行加减应用。蒙脱石散的主要组分为蒙脱石,是一种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矿物药,保护肠细胞正常的吸收、分泌,可改善腹泻患儿的症状、体征,且安全性好。基于此,本研究对脾虚型腹泻患儿采取草豆蔻散加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草豆蔻中主要有效成分山姜素与小豆蔻明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山姜素与小豆蔻明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l8(5pm,250mm×4.60m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70:3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00nm。结果山姜素与小豆蔻明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8--0.406μg(r=1).0.064~0.448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4196.99.18%。RSD分别为0.81%,0.64%。结论不同产地草豆蔻中山姜素与小豆蔻明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