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2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49篇
中国医学   88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等。实验研究也表明,葛根芩连汤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等控制血糖水平,缓解T2DM病情。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葛根芩连汤在治疗T2DM的应用中,缺乏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及大量的临床样本,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此外,葛根芩连汤原方中“两”的剂量历来没有统一的规范,以往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中,各医家对其具体剂量的使用均有不同,主要从临床经验入手来确定其具体用量,缺乏严谨性,不便于临床规范应用。今后,应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的具体机制,并建立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和剂量使用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T2DM的优势,为提高疗效及扩大临床应用补充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葛根芩连汤方出自《伤寒论》 ,为解表清里代表方。我们采用本所研制的新剂型—中药方便汤剂的制剂工艺( 1) ,将该方制成葛根芩连方便汤剂 ,临床用于治疗湿热泄泻 ,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为我院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79例 ,按同期随机分为方便汤剂组与传统汤剂组。方便汤剂组 4 8例 ,男 2 1例 ,女 2 7例 ;年龄 1 6~ 70岁 ,平均 36.5岁。每日腹泻≥ 4次 2 0例 ,5~ 9次 1 9例 ,1 0次以上 9例 ;体温高于 37.5℃者 1 6例 ;血WBC高于正常 1 9例 ,平均( 1 4 1 8± 2 .78)× 1 0 9/L。传统汤剂组 31例 ,男 1 8例 ,女1 3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胃肠炎指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多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甚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感染、炎症、肠道菌群、黏膜屏障、免疫功能等有关。现代医学治疗胃肠炎虽能控制病情,但易致胃肠损伤,存在不良反应。中医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急性胃肠炎属中医“泄泻”“霍乱”范畴,其中湿热内蕴型为其典型病机之一。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是张机治疗湿热下利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化湿、厚肠止利之效。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该方治疗胃肠炎的机制主要与防止病原体侵害、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抑制胃肠运动、增强免疫功能等有关。结合胃肠炎的发病机制,对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胃肠炎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多从“消渴”出发,以传统的上、中、下三消论治,继而“脾胰同源”理论的提出揭示了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为脾虚胰病。现代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小肠内分泌细胞、肠道菌群等均有密切的联系。葛根芩连汤本为治疗协热下利之方,现代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其健脾升清、调和脾胃、燥湿厚肠之功与其恢复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调节肠道菌群之功不谋而合,因此本文通过结合2型糖尿病的病机、葛根芩连汤的方义及现代研究,基于“脾胰-胃-肠”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机制,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4味药组成 ,见于《伤寒论》34条 ,原文为“太阳病 ,桂枝证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本方在《方剂学》中列入解表清里之剂。一般认为本方有解表清里之功 ,主治身热下利 ,胸脘烦热 ,口中作渴 ,喘而汗出的病证 ,并认为本方为太阳、阳明经药。如 :《医方集解》:“此足太阳、阳明药也 ,表证尚在 ,医反误下 ,邪入阳明之腑 ,其汗外越 ,气上奔则喘 ,下陷则利 ,故舍桂枝而用葛根 ,专治阳明之表 (葛根能升阳明清气 ,又为治泻圣药 ) ,加芩连以清里热 ,甘草以调胃气 ,…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复方芩兰口服液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Th1/Th2、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3),Th1/Th2相关因子:白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湿啰音、气促、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6%vs 79.37%,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gA、IgG、IgM、C3、IL-2、INF-γ、FVC、PEF、FEV1水平均上升,IL-4、IL-10、CR...  相似文献   
20.
芩夏止哮颗粒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及平喘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 ,观察芩夏止哮颗粒对以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正常豚鼠支气管收缩和以卵蛋白诱发的致敏豚鼠支气管收缩的影响。离体实验 ,芩夏止哮颗粒 2~ 8g/L对组胺致正常豚鼠气管条收缩有明显解痉作用 ,并具明显的量效关系。芩夏止哮颗粒对正常豚鼠气管条则也有松弛作用。离体实验结果还表明芩夏止哮颗粒能松弛致敏豚鼠回肠平滑肌。整体实验 ,芩夏止哮颗粒 ,可显著延长药物引喘和卵蛋白气雾吸入引喘所致豚鼠抽搐的潜伏期。芩夏止哮颗粒能拮抗组胺刺激引起的正常豚鼠和卵蛋白引起的致敏豚鼠离体气管片的收缩 ,抑制致敏豚鼠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